马叙伦

《老子》51_0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畜’,借为‘育’,声同幽部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51_02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勢’作‘孰’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馆本无‘莫不’二字。馆本无‘而’字,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注、《文选·东征赋》注引同此(有‘而’字)。”
0488

《老子》50_10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措’,范作‘錯’,易州误作‘揩”,各本及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、《北山录》二引同此。宋河上脱‘其’字。罗卷‘爪’误作‘狐’。‘容’字,俞先生说是。‘爪’当作‘Ψ’,馆本作...
02513

《老子》50_1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‘故’作‘哉’。《经幢》‘地’字作‘之道’二字。《弘明集》六《释慧通驳顾道士夷夏论》引作‘生生之厚,必之死地’,盖节文。磻溪、馆本、赵写无‘也’、‘焉’二字。”
03015

《老子》50_08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臧本《韩非子》‘備’字作‘被’;然以上文‘入山不恃備以救害’观之,韩所见本自作‘備’。宋河上、吴、赵写作‘避’,白作‘披’。罗卷‘甲’作‘鉀’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50_09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无‘所’字。各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、《盐铁论·世务篇》、《北山录》二引均有‘所’字。《诠言训》此句在‘虎无所措其爪’下。又,‘投’字作‘措’,...
0456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‘以其生生之厚,夫惟能无以生為者,则所以修得生也’;《文子·九守篇》‘以其生生之厚,夫惟无以生為者’;皆以‘夫惟能无以生為者’连此句,义亦相属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咳’,罗卷、馆本作‘核’。‘咳’、‘孩’一字。‘咳’、‘核’又并借为‘晐’,《说文》曰:‘晐,兼晐也。’”
05314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渾心’,罗卷作‘混其心’,各本作‘渾其心’。譣弼注曰:‘歙歙焉心无所主也,為天下渾心焉,意无所适莫也。’是王作‘歙歙焉,為天下渾心焉’。伦谓《老子》本文当作‘歙...
0347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并有‘百姓’一句。成疏曰:‘众生妄浮耳目。’是成‘注’字亦作‘浮’。馆本作‘淫’,今各本并作‘注’。然陆出‘注’字曰:‘之树反。’则作‘浮’者盖别本。”又云:“...
0575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歙歙’,宋河上、臧疏、柰卷、易州作‘怵怵’。成疏曰:‘怵怵,勤惧之貌。’是成亦作‘怵怵’。罗卷、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潘、磻溪作‘惵惵’。···伦谓《老子》本文当...
03313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得’,罗卷、易州、张嗣成、吴同此。臧疏引节解曰:‘故曰得善矣。’则节解同此(指傅本)。‘得’字是。”
04712

《老子》49_06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臧疏引节解曰:‘故道常得其信也。’是节解‘得’字同此,‘矣’作‘也’。然以上句例之,当亦作‘得信矣’。”
0409
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罗卷并无‘常’字。河上注曰:‘若似无心(依臧疏本)。’是河上亦无‘常’字。盖涉上章而衍。各本及《书钞》七、《类聚》二十引同此(指傅奕本)。”
0437

《老子》49_02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引节解曰:‘故曰以百姓心為心也。’是节解无‘之’字。《论语义疏》五引江熙曰:‘聖人以百姓心為心也。’即本此文,亦无‘之’字。”
0318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二赵、潘并作‘故取天下者’。譣五十七章弼注曰:‘上章云,其取天下者,常以无事;’则王作‘其取天下者’。罗卷、馆本、易州作‘取天下,常以无事’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成玄英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疏引作‘不足以取天下也’。譣五十七章弼曰:‘上章云:及其有事,又不足以取天下也。’是王有‘又’字,‘矣’作‘也’。宋河上‘足’字不作‘可’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及《治要》、《意林》、《文选·东京赋》注引并作‘又損之’。《理惑论》引作‘損之又損’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河上注曰:‘德与道合則无所不施,无所不為也。’則河上本亦作‘則无不為’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引有‘者’字,各本无。《后汉书·范升传》升奏议引‘學道日損’,盖节文。”
0238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知’当作‘至’。‘名’,白、张嗣成及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明’,当从之。然‘名’、‘明’实一字(详余撰《说文解字·六书疏证》)。”
04615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磻溪作‘不窥牖,見天道’。张之象‘窥’作‘’。罗卷无‘牖’字。‘知’,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作‘見’。成疏曰:‘覩自然之道。’是成亦作‘見’。”
03913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镾’,各本作‘彌’,馆本亦作‘彌’。‘镾’、‘尟’,各本及《韩非子》、《淮南子》并作‘彌’、‘少’。易州作‘彌近’。范‘遠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‘尟’字同此。《说文》曰:‘...
0398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磻溪作‘不出户,知天下’。柰卷无‘可’字。譣弼注曰:‘故不出户闚牖而可知也。’是王两句皆有‘可’字。《韩诗外传》三曰:‘昔者,不出户,而知天下,不窥牖,而见天道。’盖本...
03314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憯’,臧疏、罗卷作‘甚’。成疏曰:‘其为咎责莫甚於斯。’是成亦作‘甚’。‘甚’借为‘憯’,声同侵类。《说文》‘糂’重文作‘糣’,是其例证。各本并作大。”
0267
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无‘故’字,馆本作‘知足之足常’。···《文选·东京赋》注引作‘知足常足’也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易说是也。各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喻老》、《汉书·西域传》注、《文选·七命》注引并无‘車’字。···《盐铁论·未通篇》曰:‘当此之时,却走馬以糞。’《晋书·束皙传》属...
05112

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喻老》引句末有‘矣’字。罗卷‘戎’作‘我’,讹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曰:‘人君者无道,则内暴虐其民,而外侵欺其邻国。内暴虐则民产绝,外侵欺则兵数起。民产...
0275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无‘知’字,‘正’作‘政’。罗卷无‘知’字,‘静’作‘净’,当从之。易州、臧疏、及《治要》引无‘知’字,‘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各本及《文选·东征赋》注引作‘清静為天下...
056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