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赵‘歸’作‘觀’,音近而讹。”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臧疏、罗卷、经幢及赵写本并无‘民’字。《蜀志·秦宓传》宓报李权书引道家法曰:‘不見所欲,使心不亂。’盖即此文。又《艺文类聚》七二引庚阐《断酒戒》曰:‘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...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‘大’当承上作‘道’。‘返’,寇、白、易州、臧疏同此。各本并作‘反’。字当作‘返’。按:‘曰’读為‘则’。”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芻狗’,经幢、易州作‘茎猫’,《治要》引‘芻’作‘蒭’,唐写本始此‘芻’作‘蒭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譣弼注曰:‘視之不足見,则不足以悦其目;聽之不足聞,则不足以娱其耳;若无所中,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。’伦谓王盖三句皆作‘不可’,‘不足’乃王注之辞。‘足’、‘可’音近,传...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禄禄’,各本作‘琭琭’。‘若’字,范同此,各本作‘如’。《御览》五十一引作‘落落’,各本作‘珞珞’。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曰:‘不碌碌如玉,落落如石,’注曰:‘此老...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易州无‘是以’、‘之’、‘也’四字。臧疏、宋刊河上无‘之’、‘也’二字。《治要》引无‘也’字。按:治亂字当作‘薙’,《说文》曰:‘薙,除艸也。’今通用‘治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4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易州‘熟’作‘熟’。‘極’,借为‘際’,音相近也。《说文》曰:‘際,壁会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易州、赵写无‘者’字。臧疏无‘者’字、‘而’字,臧疏‘解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吴澄作‘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磻溪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’。按:《经幢》、易州‘殺’作‘煞’,下同。各本并作‘是樂殺人’,无‘樂之者’、‘也’四字,惟寇、吴、潘有‘也’...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彭、吴无‘夫’字。范、彭、寇、赵、罗卷、柰卷、臧疏(成玄英疏文)‘爵’字同此,各本作‘命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1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與’为‘舉’初文,取‘與’字当作‘予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予,推予也。’今亦通用‘與’。后同。”水海按:帛书本正作“予”。
《老子》39_06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御览》二引同此(指傅奕本作‘天无以清將恐裂’)。‘裂’当作‘列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列,分解也。’今通用‘裂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脆’作‘脃’,卷子成疏作‘脆’。彭、赵写‘判’作‘泮’。”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无‘知’字,‘正’作‘政’。罗卷无‘知’字,‘静’作‘净’,当从之。易州、臧疏、及《治要》引无‘知’字,‘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各本及《文选·东征赋》注引作‘清静為天下...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民’字,卷子、馆本、成疏及《后汉书·郎传》引作‘人’,盖唐人避讳追改。‘飢’字,宋河上、馆本、易州、臧疏、范、二赵、吴及《郎传》、《治要》引同,各本作‘饑’。《说文》...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政善治’,臧疏、易州并同此,馆本作‘正’。”又云:“‘事善能’,馆本作‘事能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08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‘譬’下有‘道’字,非。易州、磻溪‘之’作‘道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2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柰卷无‘夫惟’二字。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似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’,按:张嗣成‘惟’字同此,无‘能’字。馆本‘惟’作‘唯’,无‘天下’二字。宋河上同此,但‘惟’作‘唯’。譣河上注曰:‘此言天下贤與不肖,无...
《老子》55_10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寇、二赵、吴、磻溪‘謂之’作‘是謂’。二‘不’字,罗卷、馆本、臧疏作‘非’。《经幢》不重‘不道’二字。‘已’《经幢》作‘以’,寇作‘死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14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天將救之,以慈衛之’,寇‘救’作‘捄’。罗卷‘以慈’上有‘以善’二字,即涉‘以慈衛之’及‘古之善為士者’而衍。馆本作‘天下救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’,寇、赵、吴无‘樂’字。臧疏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失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05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患’,各本作‘惡’,疑此讹。易州、臧疏引‘穀’并作‘轂’,馆本作‘整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应元、张之象、二赵、吴、臧疏‘多’上有‘民’字,是。易州、磻溪、彭、寇、白上有‘人’字···‘昏’,宋河上、馆本、臧疏、赵写、集唐及《治要》引作‘昏’。按:‘滋’当为...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喻老》‘是以’作‘故曰’。白、张嗣成、张之象、臧疏‘君子’并作‘聖人’,各本及《韩非子》引同此(作‘君子’)。成疏曰:‘言君子達人終日行化。’则成亦作‘君...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驕’作‘’。各本‘不’作‘勿’,石田羊一郎‘不’作‘無(今简作无)’。”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并无‘也’字,馆本、易州无‘者’、‘也’、‘哉’三字,‘言’作‘語’。按:此三句似注文。‘虚’借為‘空’。”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民之輕死者,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,是以輕死’,柰卷、卷子成疏及《治要》、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注引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‘者’字,《马融传》注引同。六朝残卷无‘者’字,无二‘生’...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彭有‘者’字。寇作‘為之兵争’。各本无‘者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