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耜

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輕敵幾喪’,纂微、司马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邵并‘敵’下有‘則’字,苏、叶、黄‘敵’下并有‘者’字。”
0387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持而盈之’,司马‘持’作‘恃’。‘不如其已’,李:‘已’音以,止也;‘盈’,满也。言执持盈满,不如休止无患。刘清源‘如’作‘知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太上’,陆、王弼‘太’作‘大’,音太。”
0389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不争’,‘争’,李:平声。‘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’,叶作‘是以天下莫能争’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吉事尚左’,司马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上并有‘故’字,陈‘吉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損之又損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下并有‘之’字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’,纂微、曹、达真、黄下并有‘以此’二字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65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常知’,苏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‘常’并作‘能’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夫惟不厭’,陆‘厭’,于艳切;李弃也。纂微‘惟’作‘唯’。”
04812
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''和大怨者',纂微、曹、陈、叶并无'者'字。'必有餘怨',叶无'必'字。'
04012
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夷’,李如字,平易之称。”
05414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乘乘兮’,李‘乘乘’,乘,食陵切,运动相适貌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轍’,李(畋):直列切,輪輾地为轍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常无欲,可名於小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并上无‘故’字、下无‘矣’字;程只无‘矣’字。陈作‘可名為小’。”
0506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貴以賤為本’,司马‘以’上有必字。”
0559
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動之死地亦十有三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无‘亦’字,程‘動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柢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、黄并作‘蔕’。”
03013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至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使’字。‘不相與往來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并无‘與’字,黄、程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03111
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民之難治,以其上之有為也,是以難治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并无‘也’字,五注无此十五字。”
02612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或不盈’,苏‘或’下有‘似’字。”
0559
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猶兮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兮’字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恍兮惚兮,中有物兮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并作‘恍兮惚,其中有物’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載’,陆、王弼作‘挫’,河上作‘载’。李‘載’如字。‘隳’,纂微、司马作‘堕’。”
032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