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李'易'如字,移也,改也;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上无'以'字,下无'也'字;叶同上,又无'其'字。'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并上有'故'字,无二'之'字;陈、叶无二'之'字。'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天下莫不知,而莫之能行',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无'而'、'之'二字。'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聖人言',司马作'聖人之言云'。'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受國之不祥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'不祥'上并无'之'字。'是為'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并'為'作'謂'。'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正言若反',司马上有'故'字,下有'也'字。'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''和大怨者',纂微、曹、陈、叶并无'者'字。'必有餘怨',叶无'必'字。'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''契',李苦计切,心也。左為阳,心属阳,以其能合前境,故曰'契'。'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徹',李直列切,法也,通也。'
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徼’,黄作‘竅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斯惡已’,苏‘已’并作‘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皆知善之為善’,达真、清源上并有‘天下’字。‘斯不善已’,苏‘已’作‘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’,李音符,发语之端,下经并同。”又云:“‘去’,羌吕切,除也。非‘来去’之‘去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使心不亂’,纂微‘心’上有‘民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之治’,苏、五注、叶下各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使夫知者不敢為也’,五注无‘敢’字,邵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无不治矣’,程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或不盈’,苏‘或’下有‘似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淵兮’,李‘淵’,深静貌。”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吾不知誰之子’,纂微、司马、陈并无‘之’字。‘象帝’,李如字,象,似也。”
《老子》05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橐’,李:鞴也,鼓风之器。‘籥’,李:笛也,运吹之乐。杜广成疏,以橐為皮囊,以籥為囊口、竹管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谷’,陆:古木切。李音同,上言谷之应声如道也,应物未尝休息。‘牝’,李:频忍切,母也,言母养万物。”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’,黄‘天地’下有‘之’字,程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私邪’,李‘邪’,以遮切,语助。”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而不争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‘而’并作‘又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處衆人所惡’,五注无‘人’字。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‘人’下并有‘之’字。‘故幾於道’,五注、达真、叶句下并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无尤矣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并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持而盈之’,司马‘持’作‘恃’。‘不如其已’,李:‘已’音以,止也;‘盈’,满也。言执持盈满,不如休止无患。刘清源‘如’作‘知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驕’,纂微、司马作‘憍’,《广韵》‘憍’亦作‘驕’,并举乔切。‘遺’,林东《音释》:‘一作贻。’”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功成’,陆、王弼‘成’作‘遂’,又作‘成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