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0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民之生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、黄、程并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无不治矣’,程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是以聖人’,司马‘以’作‘故’。”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善下之’,五注、达真、黄、程、邵‘下’并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恢恢’,陆:苦回切。”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共’,音拱。黄‘共’作‘折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民之從事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清源、程并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劌’,河上作‘害’,伤也。纂微、曹、陈‘劌’作‘穢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’,程无‘以’字;诸本‘貞’多作‘正’,盖避庙讳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質直若渝’,李‘渝’羊未切,变也。司马‘真’作‘直’。”按:彭氏《道德真经集注》载经文为“質真若渝”,而《道德真经集注·释文》则作“質直若渝”。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物’,苏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‘故’并作‘凡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涣若冰將釋’,司马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果而勿强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并上有‘是’字,黄、程上有‘是謂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无棄物’,叶‘故’作‘而’。”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禮者’,程无‘夫’字。‘而亂之首也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吾岂執而殺之,孰敢’,司马‘孰’上有‘夫’字,下有‘也’字。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‘豈’并作‘得’。”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不可得而親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程上有‘故’字;‘不可得而踈’,司马上有‘亦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1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則无敗事矣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苏、陈、程并无‘矣’字。叶作‘則无事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’,纂微‘身’字下有‘於’字。司马‘為天下’下添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而為之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猶兮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載’,陆、王弼作‘挫’,河上作‘载’。李‘載’如字。‘隳’,纂微、司马作‘堕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揵’,李(畋):門距也。横曰關,竖曰揵。”水海按:彭耜本经文作“楗”,释文作“揵”。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以道莅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是以聖人由難之’,纂微、清源、程‘由’作‘猶’,五注无‘難’字。‘故終无難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无‘矣’字,叶作‘終以无難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惟大,故似不肖’,李‘夫’音扶,下同。清源无此七字。”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何謂寵辱’,陆、王弼下有‘若驚’二字,简文云:‘寵,得也;辱,失也;若,而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由川谷之與江海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由’并作‘猶(简作犹)’,无‘也’字;清源、黄、程只‘由’作‘猶’。五注、达真、叶、黄‘與’作‘於’。林:‘一本无江字。’”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殁身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‘殁’作‘没’。”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離’,李(畋)如字,与经协韵,陆‘力智切’,不协。”水海按:“離(lí)”,当為吕支切(见《广韵》),上古来纽歌部。若為“力智切”,今音lì,上古為来纽支部,音不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