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取强焉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并无‘焉’字,叶作‘强取焉’。”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如何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黄、程‘如’并作‘奈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窈兮冥兮’,司马、曹作‘窈兮冥’。‘中有精兮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并作‘其中有精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天地尚不能久’,五注‘尚’下有‘且’字,叶‘尚’上有‘且’。‘而况於人乎’,邵无‘於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歙’,王弼作‘’,河上作‘噏’,黄作‘翕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无不治矣’,程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樂殺人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清源、程、邵上并有‘夫’字。‘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程下并无‘矣’字。司马‘不可’下有‘以’字...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悶悶’,李莫奔切。‘悶悶’,无心宽裕之称。”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是故甚愛必大費’,程无‘是故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道之出言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陈、清源、黄、程‘言’并作‘口’。”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不失其所者,久’,邵‘所’下有‘止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叶‘常’作‘裳’。”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損之又損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下并有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死之徒也’、‘生之徒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叶、清源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惵惵’,李:图协切。陆、王弼作‘歙歙’,许及切。一本作‘惵惵’。河上作‘惔’,简文作‘怵’。司马下有‘焉’字。‘歙歙’固无义,‘惵惵’亦无理。愚意‘惵惵’,当作‘惵惵’...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天下多忌諱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黄、叶无‘夫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各歸其根’,司马、曹、陈‘各’下并有‘復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’,司马‘厚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善結’,司马下并有‘者’、‘乎’。‘而不可解’,陈‘而’作‘故’。”水海按:彭謂司马光本“善結”下有“乎”字,则有误。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’,李音符,发语之端,下经并同。”又云:“‘去’,羌吕切,除也。非‘来去’之‘去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由川谷之與江海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由’并作‘猶(简作犹)’,无‘也’字;清源、黄、程只‘由’作‘猶’。五注、达真、叶、黄‘與’作‘於’。林:‘一本无江字。’”
《老子》39_15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數譽无譽’,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‘數輿无輿’,李同。黄‘譽’作‘車’。”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禮者’,程无‘夫’字。‘而亂之首也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此其以賤為本邪,非乎’,程‘邪’上有‘非’字,无下二字(即无‘非乎’二字)。”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不曰’,‘曰’纂微、曹、陈作‘日’。‘邪’,李以遮切,疑问之辞,亦作‘耶’。”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私邪’,李‘邪’,以遮切,语助。”
《老子》50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民之生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、黄、程并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質直若渝’,李‘渝’羊未切,变也。司马‘真’作‘直’。”按:彭氏《道德真经集注》载经文为“質真若渝”,而《道德真经集注·释文》则作“質直若渝”。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''契',李苦计切,心也。左為阳,心属阳,以其能合前境,故曰'契'。'
《老子》39_1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高以下為基’,司马‘以’上有‘必’字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