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5_奚侗
奚侗云:“氣周于身,以盅和为用。心以妄动使之,则强矣。强梁者不得其死。”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8_奚侗
奚侗云:“‘遺’,借为‘匱’,不足之意。《礼记·祭义》‘而穷老不遺’,《释文》‘遺,本作匮’,是其证。”于省吾曰:“按‘遺’应读作‘匱’,二字均谐‘贵’声,音近字通。《广雅·释诂》...
《老子》69_03_校笺_05_奚侗
奚侗云:“有行若无行,故云‘行无行’;无攘臂忿争之状,故云‘攘无臂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12_奚侗
奚侗云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人无棄人,物无棄物,是謂襲明。’以文谊求之,今本脱二句。”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7_奚侗
奚侗云:“道先天地而生,即為天下萬物之母。道為母,萬物為子。既因物之所从生以得其母,亦因道之所以生者以知其子。萬物為道之子,道以无為,使各遂其生。我守无為之道,萬物恃我而生而不辞,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7_奚侗
奚侗云:“傅奕本‘能’下有‘如’字,乃增字以足其谊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能’下有‘无’字,盖涉‘无離’、‘无为’、‘无疵’、‘无知’等‘无’字而衍。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引《老子》曰...
《老子》56_05_校笺_03_奚侗
奚侗云:“‘玄’,《说文》:‘幽远也。’幽远不可见,混沌之象。‘玄同’,犹云混同。塞兑閉門,挫鋭解紛,和光同塵,是与物混同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3_奚侗
奚侗云:“‘沌沌’,愚无知也。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:‘圣人愚芚;’司马本作‘沌’,注云:‘浑沌不分察也。’又《在宥篇》:‘浑浑沌沌;’郭注:‘浑沌无知。’与下‘昏昏’、‘悶悶’相应。...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9_奚侗
奚侗云:“世之知我者少,是我独异于人,而为天下貴矣。王弼、河上本均作‘則我者贵’,谊与下句不属。兹从范应元本。”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7_奚侗
奚侗云:“‘襲’,因也。见《礼记·中庸》‘下襲水土’郑注。‘明’即十六章及五十五章‘知常曰明’之‘明’。‘襲明’謂因顺常道也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人无棄人,物无棄物,...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9_奚侗
奚侗云:“《易周·说卦》:‘兑为口;’引申凡有孔竅者皆可云兑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‘王者欲久持之,则塞民于兑。’高注:‘兑,耳、目、鼻、口也。《老子》曰:塞其兑。’是也。門,谓精神...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04_奚侗
奚侗云:“二句自是古语,而词意不相比,疑有误文。注家皆迂回其辞以就之。”
《老子》57_音韵_03_奚侗
奚侗云:“无為、好静、无事、无欲,语异谊同,变文以叶韵耳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0_奚侗
奚侗云:“‘昏昏’,诸本作‘若昏’,句法不协,兹从王弼本。《庄子·在宥篇》:‘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2_奚侗
奚侗云:“‘為貞’,河上、王弼本均作‘貴高’,与上数句文例不合,谊亦违谬。‘貞’、‘贵’形近,因‘貞’误作‘貴’,又涉下‘貴’、‘高’句增‘高’字而删‘為’字。他本或作‘貞而貴高’...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5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尚’,上也。知之而不自以为知,是谓上德之人;若不知而自以为知,则有道者之所病也。河上、王弼本均作‘知不知,上;不知知,病’。文谊不显,兹从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所引改。”水...
《老子》29_音韵_03_奚侗
奚侗云:“各本作‘羸’,从范本改作‘剉’。隨、吹、剉、墮為韵。”
《老子》52_05_校笺_03_奚侗
奚侗云:“《尔雅·释言》:‘濟,盖也。’‘救’当训治。《吕览·劝学篇》:‘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。’高注:‘救,治也。’開其兑,则民多智慧;益其事,则法令滋彰;天下因以爚乱,終身不能治...
《老子》13_05_校笺_03_奚侗
奚侗云:“吴澄本无‘是謂寵辱若驚’六字,以下文例之,似是。”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14_奚侗
奚侗云:“《吕览·先己篇》:‘所事者,末也。’高诱注:‘事,治也。’又《本身篇》:‘以全其天也。’高诱注:‘天,身也。’《说文》:‘嗇,爱濇也。’嗇以治人,则民不劳;嗇以治身,则精...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12_奚侗
奚侗云:“《说文》:‘企,举踵也。跨,渡也。’段玉裁云:‘跨,谓大其两股间以有所越也。’企而立者不可以久立,跨而行者不可以长行。盖任智尚力,违乎自然者,必至求得反失。”又云:“各本...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8_奚侗
奚侗云:“《建言》当是古载籍名。”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10_奚侗
奚侗云:“‘狹’,即《说文》‘陝’字,隘也,隘有迫谊。‘厭’,《说文》‘笮也’。此言治天下者无狭迫人民之居处,使不得安舒;无厭笮人民之生活,使不得顺适。”
《老子》30_音韵_04_奚侗
奚侗云:“矜”、“强”为韵,例如《易林·坤》之《履》梁、禁相韵,《比》之《中孚》金、乡相韵。“老”、“道”、“已”为韵。
《老子》52_音韵_04_奚侗
奚侗云:“母,读若每。事、救為韵,《鹖冠子·世兵篇》以、之韵游、邮亦其例。”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10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忽怳’亦可倒言‘怳忽’,与‘仿佛’同谊,谓所见不能审谛也。”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5_奚侗
奚侗云:“各本捝下‘美’字,而断‘美言可以市’为句,‘尊行可以加人’为句,大谬。兹以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订正。二句,盖偶语亦韵语也。‘市’字当训取,《国语·齐语》:‘市贱鬻...
《老子》22_音韵_02_奚侗
奚侗云:“全、正、盈、新為韵。以全、新韵正、盈,乃音变,如《九辩》清、人、新、年、生、怜、声、鸣、征、成相韵之例。”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9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夷’,平也。平有正谊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‘忿纇无期’,杜注:‘戾也。’戾有反谊,此谓正言若反。夷纇相对,与明昧、進退同。河上本误作‘類’。”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1_奚侗
奚侗云:“‘繟’,《说文》:‘带缓也’,引申有宽缓谊,与下‘恢恢’相应。或作‘默’,或作‘坦’,皆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