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笔记:「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」

笔记:「满则泄之,宛陈则除之,」

笔记:「气的生理功能」

笔记:「气的生理功能」-齐物书舍
测试内容
0255

笔记:「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。因此…」

笔记:「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。因此...」-齐物书舍
测试内容
0545

笔记:「器官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…」

笔记:「器官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...」-齐物书舍
机体的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、血、津液;它的生成和代谢,又依赖于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。因此,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,气、血、津液和脏...
0298

笔记:「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、血…」

笔记:「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、血...」-齐物书舍
机体的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、血、津液;它的生成和代谢,又依赖于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。因此,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,气、血、津液和脏...
0459

笔记:「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,它对于人体具有…」

笔记:「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,它对于人体具有...」-齐物书舍
气,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,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。故《难经·八难》说:“气者,人之根本也”;张景岳说:“人之有生,全赖此气”。(《类经·摄生类》) 查看原文 ...
03510

笔记:「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」

笔记:「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」-齐物书舍
机体的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、血、津液;它的生成和代谢,又依赖于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。因此,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,气、血、津液和脏...
0576

经典汇编·帛书老子校订文

经典汇编·帛书老子校订文-齐物书舍
正文篇章与条文皆可点击扩展阅读 h3{color:#000000;} a:hover{background-color:#e5e5e5;} a:link{color:#000000;text-decoration:none;} p{text-indent:2em;color:#000000;} 德篇 三十八 上德...
047010

老子道德经•帛书甲本•德经 白云出岫朗读

老子道德经•帛书甲本•道经 白云出岫朗读

经典汇编·帛书老子乙本

经典汇编·帛书老子乙本-齐物书舍
正文篇章与条文皆可点击扩展阅读 说明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,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代帛书。其中的《老子》有两种写本,现在分别称为甲、乙本。甲本字近篆体,根据书...
016411

经典汇编·帛书老子甲本

经典汇编·帛书老子甲本-齐物书舍
正文篇章与条文皆可点击扩展阅读 说明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,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古代帛书。其中的《老子》有两种写本,现在分别称为甲、乙本。甲本字近篆体,根据书...
01939

《老子》37_述评

<p>《老子》37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《老子》提出了“守道”、去贪欲、贵静等思想,其目的是建立理想的社会。老子认为,统治者如果能修心进“道”,清心寡欲,让人民自生自长、自化自育(但化育不能萌动贪欲),而不妄加干预...
07314

《老子》37_今译

<p>《老子》37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“道”永远处于无名状态。侯王如果能持守它,万物就能自然化育。万物自然化育之中,私欲萌动,我就用无名之道使它(他)们镇定。用无名之道使它(他)们镇定,它(他)们就不会感到耻辱。它(他...
08614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37_音韵_06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名,耕部,作,铎部,耕铎合韵,樸,屋部,屋铎合韵;之,之部,化,歌部,歌之合韵。樸、辱,屋部。静、正,耕部。
0515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7_音韵_0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道恒无名,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將闐之以无名之樸。”名【mǐen】、作【tsǎk】、樸【p'eǒk】為韵。名【mǐen】,耕部,作【tsǎk】,铎部,樸【p‘eǒk】,屋部...
0435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4_古棣

<p>《老子》37_音韵_04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第二句(‘王侯若能守之’)亦句中自為韵,‘侯’、‘守’為韵,二字入侯部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3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37_音韵_03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江有诰云:“静,疾郢切。按古惟有平去二声,至魏、晋始间读上声,当与清、劲二部并收。《老子·為政篇》‘不欲以静’与正叶,《洪德篇》‘清静’与正叶,《淳风篇》‘我好静’与正叶,‘歸根曰...
0486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2_顾炎武

<p>《老子》37_音韵_02_顾炎武</p>-齐物书舍
顾炎武云:“樸,古音普木反。《老子》:‘兮其若樸,曠兮其若谷,渾兮其若濁。’‘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,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’‘知其荣,守其辱,為天下谷;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復...
06010

《老子》37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37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爲、爲、化韵(歌部,爲音譌,化音呵),樸、樸、欲韵(侯部),静、正韵(耕部)。奚侗谓:爲、化為韵,作、樸、樸、欲為韵,静、定為韵。
05611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12_徐梵澄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12_徐梵澄</p>-齐物书舍
徐梵澄云:“守道,则萬物將同此自然之化。其有不顺不同此自然之化者,必作。作者,变也。变者则以此道鎮之,则静,静则自然而正。鎮静,难言也。夫將不辱,不失也。自来以鎮静而免大祸,挽大难...
0671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11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11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注云:“正,平也,定也,不枉也。无思无為,不动而化,不言而信,垂衣拱手,天下不待教令,而將自平正也。”
0596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10_想尔注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10_想尔注</p>-齐物书舍
想尔本注云:“道常无欲,樂清静,故令天地常正。天地,道臣也。王者法道行诫,臣下悉皆自正矣。”
04211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自正”,正与《德篇》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通行本为第五十七章)文义一律。“正”作“定”者,乃為近音假借耳。蒋锡昌云:“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,与此文异谊...
0529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8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8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天下將自正’,各本有‘將’字,遂州本无。‘正’诸王本与宋刊河上本作‘定’,高翻及诸石本皆作‘正’。正、定义通,定从正声,形亦近同。”
0879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7_劳健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7_劳健</p>-齐物书舍
劳健云:“‘定’字本从‘正’,义得互通。《说文》引古文‘正’作‘正’,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‘定’字引汉简又作‘主’,形并近同。”
0587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6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6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,与此文异谊同。彼作‘自正’,而此作‘自定’者,以‘静’、‘定’為韵耳。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不欲以静,天下自正;’则成无‘將’字,‘定’作...
052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‘靖’,各本作‘静’。宋河上、张之象‘正’作‘定’。譣河上注曰:‘能如是者,天下將自正定也。’(藏疏本引‘定’上有‘安’字)。是河上作‘正’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4_张煦

<p>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4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‘不’作‘无’。”
038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