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黄帝内经灵枢

黄帝内经灵枢-齐物书舍
九针十二原 黄帝问于歧伯曰:余子万民,养百姓而收其租税;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。余欲勿使被毒药,无用砭石,欲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,荣其逆顺出入之会。令可传于后世,必明为之法,令终...
087122

黄帝内经素问

黄帝内经素问-齐物书舍
《上古天真论》 昔在黄帝,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齐,长而敦敏,成而登天。乃问于天师曰:余闻上古之人,春秋皆度百岁,而动作不衰;今时之人,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,时世异耶,人将失之耶...
1119418

中医基础理论-主编王新华-中医药学高级丛书-人民卫生出版社

中医基础理论-主编王新华-中医药学高级丛书-人民卫生出版社-齐物书舍
书籍目录页预览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
153017

郝万山:怎么理解中医里讲的五行

郝万山:怎么理解中医里讲的五行-齐物书舍
作品来自B站,作者【齐物书舍】丨作品链接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XA41187f5
026416

【纪录片】名医之路-关庆维(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)

【纪录片】名医之路-关庆维(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)-齐物书舍
作品来自B站,作者【齐物书舍】丨作品链接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5K411W7YY
047916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2_易顺鼎

<p>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2_易顺鼎</p>-齐物书舍
易顺鼎云:“‘或不盈’,俞氏樾据唐景龙碑作‘久不盈’,非也。景龙碑作‘久’,乃‘又’之误;或读碑者谛视未真耳。古‘或’字通作‘有’,‘有’字通作‘又’,三字义本相同。此文作‘或’,...
03815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5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5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谷神’,犹言虚灵也;‘不死’,犹言无极也;‘玄牝’,言其生物而不见其所以生也,謂虚灵无极。此乃生物之牝,而不见其所以生,故曰‘玄’。‘谷神’二字,傅奕云:‘幽而通也。...
04915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果而勿强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并上有‘是’字,黄、程上有‘是謂’二字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13_奚侗

<p>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13_奚侗</p>-齐物书舍
奚侗云:“建谓建德,抱谓抱德。善建德者,外物不能动摇,故云不拔;善抱德者,一心未尝间断,故云不脱。”
04615

《老子》11_07_校笺_11_陈鼓应

<p>《老子》11_07_校笺_11_陈鼓应</p>-齐物书舍
陈鼓应云:“‘有’给人便利,‘无’发挥了它的作用。依王弼的注是:‘有’所带给人的便利,只當它和‘无’相配合时才显示出它的用处来(‘有之所以為利,皆赖无以為用也’)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0_高明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0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今同帛书甲、乙本校勘,甲、乙本均作‘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贺人’;尤其是甲本,在‘美言可以市’之后,而有一逗。说明自古以来即如此断句,王弼等今本既无也无误;而俞、奚之说非是...
05115
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三句,帛书甲本“无味”之“味”作“未”,则為“味”的古字,《说文》云:“未,味也。”帛书乙本作“為无為,□□□□□□”,损掩后两句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。《文子·...
04715
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4_纪昀

<p>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4_纪昀</p>-齐物书舍
纪昀云:“按:‘觀’下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有‘其’字。”
03315

《老子》64_12_校笺_04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64_12_校笺_04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故慎終若始’,下句‘則’后三字损掩;乙本作‘故曰:慎終若始,則无敗事矣’。诸通行本俱作‘慎終如始,則无敗事’,无‘故曰’或‘故’字。今从帛书乙本,著录‘故曰...
02915

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不分章,张松如说是。吴澄本此节即连“大上”一节,并未另分章。然而“故”字,此处似非承接连词。《词诠》卷三云:“故,提起连词。”其无義,仅有提起下文之作用,不当“...
03915

《老子》68_述评

<p>《老子》68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此一章节主要是通过言兵之事,来说明“不争之德”。 所言兵事,即为三条:一曰“善为士者不武”,二曰“善战者不怒”,三曰“善胜敌者弗与”。从战略思想上来说,老子的主张与孙武的主张相类似...
04615

《老子》69_音韵_0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9_音韵_0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用兵有言曰:‘吾不敢為主而為客,不敢進寸而退尺。’”客【k‘eǎk】、尺【t‘iǎk】押韵,二字皆入铎部。“是謂行无行,攘无臂,執无兵,乃无敵。”行【xan】、兵【pian】为韵,二...
0411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父”作“仪”,夺“也”字,其他文字同;乙本“然”后有“也”字。今从乙本。今诸通行本“父”皆作“甫”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何”作“奚”,“也”作“哉”,谓“吾奚以知衆...
03815

《老子》71_音韵_02_顾炎武

<p>《老子》71_音韵_02_顾炎武</p>-齐物书舍
顾炎武《唐韵正·四十三映》谓:“病”,平音平漾反。并引《老子》此章。
05215
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4_劳健

<p>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14_劳健</p>-齐物书舍
劳健云:“《论语》郑注‘坦荡荡’,宽广貌。‘墠’训宽,是假作‘坦’。‘繟’字盖又从‘墠’字传写演变。故今河上本亦作‘繟’。《广雅》:‘繟,缓也。’词固可通,然与下文‘恢恢’义不相应...
03515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本。道藏河上公本“争”作“矜”,“故”后有“天下”二字,謂“夫唯不矜,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”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...
04715
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7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7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正义引作‘孰能為此者?天地。’”
05215

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勿或败之□□,□之而散”,“勿”为“物”之假借,“散”为“损(简作损)”之或体(古汉字形旁“手”可与“支”互用,如“扶”《说文》古文写作,“播”古文写作,皆可证...
05515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6_毕沅

<p>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6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,王弼无‘出’字、二‘於’字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引同此,《道应训》引同河上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8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8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用两句古谚语,总结本章,又用这两句结束上篇(即《德篇》),意犹深长,用心可谓良苦!
03915

《老子》48_今译

<p>《老子》48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求学者一天比一天增加(情欲文饰),闻道者一天比一天减少(情欲)。(闻道者的情欲)减少了再减少,一直达到(清淡、)不妄为的境地;(清淡、)不妄为就是没有因为什么欲望而作为。将要治理天...
02515
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8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8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敦煌本与此石(景龙碑)同(作‘知’)。”
02815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文当作“得”,“德”则是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端纽职部)。张舜徽谓“帛书甲、乙本并作‘德’”。按:“得善也”句,帛书甲、乙本“得”字皆损掩;“得信也”句,帛书甲本“得...
0481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古本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‘處’,上声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三语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,□器也,非可為者也”,损掩“天下,神”三字,而句首当无“夫”字;帛书乙本同此三语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楼正本、...
032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