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2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4_高明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4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王弼注云:‘為大於其细,图难於其易。’此采《老子》第六十三章文。按至道无為,但无术者常為无為下功夫、动脑筋,故所求而弗得。此因其意不忘於所求,尽虑而谋,反被其制,故老子谓...
0375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3_宋常星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3_宋常星</p>-齐物书舍
宋常星云:“聖人常隐而无名,常公而不宰,終不為大也。然不為大,正所以成其大也。立天下之大本,成天下之大用,皆在此不為之中,具不為之妙,故曰‘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。”
03914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2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2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理天下之聖人,布德施惠,淳风偃化,物遂生成,法道忘功,不自為尊大,故能成其光大之业尔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古棣说不确。《老子》原本当如帛书甲、乙本。此二句是言聖人效法“道”,不自以為是天下的主宰(以其不為大),所以能成為天下的主宰(故能成大)。这一章的层次很清楚:先言“道”的特...
0488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0_古棣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10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以其冬不自大,故能成其大’,傅奕本、河上公古本(古棣即指王羲之本)除‘冬’字作‘終’外皆如此。帛书与此略同,惟缺‘終’字、‘其’字,作‘以其自不為大也,故能成大’。按:...
04115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9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9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罗卷作‘是以聖人終(下残阙三字)成其大’。成疏曰:‘体道聖人,忘我存物,静退谦柔,終不為大,只為先物后己,忘物忘大;故為众生之长,独居三界之尊,而成其大。’是成亦作‘是...
04515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8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8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河上、景龙、敦煌、御注、景福、英伦诸本均作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’。”
0336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7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7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終不為大’,河上公句末有‘也’字,王弼作‘以其終不為大’。”水海按:今王本作“以其終不自為大”。又,今见河上公本“終不為大”后并无“也”字。
0549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6_纪昀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6_纪昀</p>-齐物书舍
纪昀云:“‘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,按河上公注本作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`;《永乐大典》作‘以其不自大,故能成其大’。”
02912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5_焦竑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5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以其不自大’,古本‘其’下有‘終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《老子翼》中的经文作“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”,而《考异》則作“以其不自大”。
05213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聖人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是以聖人体道无欲,終不自為大也,故以其終不自為大,萬物自然歸之,故能成其大矣。一有纤毫之私欲,則物不歸之,安能...
03110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終不為大’,五注、达真、黄、邵、叶并作‘以其不自大’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以其終不自為大’,河上本云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’也。”
06314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敦煌丁本、英伦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(唐)李荣本、葛玄序文本...
0509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3_宋常星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3_宋常星</p>-齐物书舍
宋常星云:“正是言聖人之道,广大悉备之义。聖人者,大道之用也。大道者,聖人之体也。聖人与大道為体用,是何如其大也。”
0508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2_明太祖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2_明太祖</p>-齐物书舍
明太祖云:“聖人善能利济萬物,又不自夸其功,是谓能成其大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1_吴澄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1_吴澄</p>-齐物书舍
吴澄云:“道之至大也··而不自以為大;聖人亦若此矣,是以能成其大也。”
03911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0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10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与今通行本勘校,傅奕本等古本有此句,而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范应元本等本皆捝“之能成大也”或“能成其大也”等半句,当应据帛书甲、乙本补正。
0466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9_刘韶军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9_刘韶军</p>-齐物书舍
刘韶军云:“‘是以’句,明太祖本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唐玄宗注疏本、宋徽宗本、清世祖本三家作‘是以聖人’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8_张松如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8_张松如</p>-齐物书舍
张松如云:“诸王本无‘是以聖人’之文。王本不言‘聖人’,而直承上文,其主语当為首句之‘大道’。验之帛书,应以有‘聖人’為是,这是由论述大道之所以‘可名於大’而推及体道的聖人应如何以...
0747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7_柳存仁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7_柳存仁</p>-齐物书舍
柳存仁云: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,明祖(明太祖)盖用吴草庐(吴澄)本子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6_纪昀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6_纪昀</p>-齐物书舍
纪昀云:“按:《永乐大典》有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九字。”
05010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5_张煦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5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苏无‘是以····’一句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、苏辙本仅有此句“是以聖人”四字,而无后半句“能成其大也”五字。张氏之说有误。
05211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4_薛蕙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4_薛蕙</p>-齐物书舍
薛蕙云:“‘是以聖人’,一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”水海按:薛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
0457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范应元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又,今见王弼本无此句,不同於《道德经古本篇》。
05210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五注、达真、黄、邵并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;叶无‘成’字,馀同。”水海按:彭耜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
03612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□聲人之能成大也”,损掩“是”之后“以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聖(今简作圣)”假作“聲(简作声)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乙本同此句,唯“聖(今简作圣)”写作...
0488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3_楼宇烈

<p>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3_楼宇烈</p>-齐物书舍
楼宇烈云:“道无為而无不為,冥冥中主宰一切,所以既可名為小,又可名為大。大者,‘取乎弥纶(充满)而不可极’;小者(微),‘取乎幽微而不可睹’(《老子指略》)。”
0368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,可名于大”。先说作“歸焉”而不作“歸之”。如上所述“焉”是兼词,相当於“於之”。“於”,介词;“之”,代词,代“道”。“萬物歸焉”,就是...
0369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1_高明

<p>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1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乙本保存完好,唯假‘命’為‘名’。与今本勘校,王弼、河上诸本均与帛书相同。按:‘不為主’与‘不知主’虽一字之差,意义迥然不同。从经义分析,‘不為主’谓至道寥廓,萬物歸之,...
04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