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20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5_高明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5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‘以其不自生’,则谓天地不自私其生。第五十章云:‘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,而民生生,动皆之死地十有三,夫何故也?以其生生也。’‘生生’即贵于养生,俗谓贪生怕死,故而死...
05314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有形之長久者,莫如天地。天地均由道而生,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安于无私而不自益其生,故能長生也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3_王安石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3_王安石</p>-齐物书舍
王安石注云:“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天地所以長久者,以其不自生,任萬物之所生。既任萬物之所生,乃能長生萬物,而无生之累也。于天言長,于地言久,则重于久可知也。”
0487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</p>-齐物书舍
李嘉谋云:“天不爱其施,地不爱其生,是谓不自生。不自生,万物恃之以生,故能長生。此天施地生之道,所以未尝一日息也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1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1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天以气象,故称長;地以形质,故称久。前句标问,此假答云: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覆载万物,長育群材,而皆资禀于妙本,不自矜其生成之功用,以是之故,故能長久。又解云:不...
0437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0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0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故能長生”是。下文“不以其无私與?故能成其私”,以之为例,则此处应作“長生”,不应作“長久”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说天地長生久寿,以喻教人也。天地所以独長且...
03614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9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9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故’字,(景龙)碑本磨灭不明。‘長久’,各本作‘長生’。···此‘久’字盖假借为‘有’,与前二‘久’字稍别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:‘精神者,天之久;道进乎本不久;’注:‘...
03313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8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8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:‘天地所以能長久者;’是成‘長’下无‘且’字。强本成疏:‘故能長久。’是成作‘久’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边韶《老子铭》曰: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不自生也。’盖本此文。则边据本无‘其’字。《晋书·纪瞻》及《弘明集》六释慧通《驳顾道士夷夏论》引同此(指傅本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...
03814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6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故能長久’,王氏《萃编》引邢州本与此同,易州石柱及河上、王弼作‘長生’,非也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5_罗运贤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5_罗运贤</p>-齐物书舍
罗运贤云:“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’,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无‘能’字。”水海按:胡本《文选》无“能”字。
05610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4_王昶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4_王昶</p>-齐物书舍
王昶云:“邢州无‘且’字。”
02712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3_焦竑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3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’,(龙兴观)碑本无‘且’字。‘故能長生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長久’。”
0567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’,黄‘天地’下有‘之’字,程无‘者’字。”
03913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三句,帛书甲本第一句“長”字损掩,其他文字同,第二句和第三句全同;帛书乙本三句全同。今从乙本。第一句,黄茂材本“天地”下有“之”字,同帛书本;其他诸通行本则无“之”字;想尔本、索...
0435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5_王安石

<p>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5_王安石</p>-齐物书舍
王安石注云:“長者,言其远也。久者,言其恒也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当作“天長,地久”。若作“天地長久”,则与下文重也。又,朱谦之云:“‘天長地久’,盖古有此语,此引而释之耳。”朱说是。
0519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3_王昶

<p>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3_王昶</p>-齐物书舍
王昶云:“邢州作‘天地長久’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2_焦竑

<p>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2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天長地久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天地長久’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本。遂州本、李道纯本、危大有本作“天地長久”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索洞玄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景龙本、景福本、邢玄本、楼正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...
0429

《老子》06_述评

<p>《老子》06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老子的“浴神”并非宗教性质的神灵,而是“道”的喻称。 “浴神不死”,它养育天地万物,它永存不灭,它是“恒道”。“恒道”,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,所以“是谓玄牝”,“是谓天地之根”。...
03915

《老子》06_今译

<p>《老子》06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生养万物的“道”是永恒存在的,因此称它为玄妙的母性。玄妙母性的出生万物之门,就是生长天地万物的根源。它绵绵不断的样子,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(无形无声),然而作用起来,却永不会穷尽。
03612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8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8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死、牝,脂部。門、根、存、勤,文部。
04313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浴神不死,是謂玄牝。”死【sǐei】、牝【bǐei】为韵,二字皆入脂部。“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之根。緜緜呵若存,用之不勤。”門【muen】、根【ken】、存【dzuen】、勤【gien】为韵,四...
03611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6_古棣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6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陈柱说:‘此文牝读匕,与死为韵;然牝亦读毗忍切,则又可与門韵,是又通为一韵矣。’并谓这是《老子》书中‘以双声对转之韵,而为转韵之法也。’陈说非是。诗不是让人看的,诗的韵脚...
02413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5_魏建功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5_魏建功</p>-齐物书舍
魏建功云:“死、牝、門、根、存、勤六句相叶。《经典释文》:‘牝,频忍反,旧音抚死反,《简文》扶紧反。’是旧音与‘死’相叶,而后改音与‘門’、‘根’诸字叶。其初当全相叶可知。”(《古...
05412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4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4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牝’,《广韵》旨、轸兼收‘牝’字。按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‘死’、‘牝’协音,《老子》‘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’,皆未转入轸。”(《说文声类·上篇脂类》)
03410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3_江永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3_江永</p>-齐物书舍
江永云:“‘牝’,毗履切。《老子》:‘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。’按‘牝’从匕得声,而今音为毗忍切,此后世方音之转,犹‘敏’为眉陨切,‘準’为之尹切,‘隼’为息允切,‘卺’为居隐切也。顾...
04412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2_顾炎武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2_顾炎武</p>-齐物书舍
顾炎武云:“按:‘山谷’之‘谷’,《广韵》虽有‘余蜀’、‘古禄’二切,其实‘欲’乃正音。《易经·井》九二‘井谷射鲋`,陆德明《音义》一音浴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‘宅嵎夷曰旸谷。’一音欲...
04010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06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江有诰韵读謂:死、牝韵(脂部、牝音匕),門、根、存、勤韵(文部)。
05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