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04_音韵_07_水海
《老子》04_音韵_06_古棣
《老子》04_音韵_05_朱谦之
《老子》04_音韵_04_钱大昕
《老子》04_音韵_03_奚侗
《老子》04_音韵_02_姚鼐
《老子》04_音韵_01_江有诰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2_许永璋
许永璋云:“这就是‘道’的超形象、超感觉的最高存在。《老子》二十五章云:‘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’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:‘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,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見,自本自根...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蒋锡昌之说是。朱谦之之说,非也。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“之”字。“之”为句中所用语助(见《古书虚字集释》),“其誰之子也”,即“其子誰之也”,意谓它(指道)像似誰呢?老子说:“吾...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‘吾’者,老子自谓。‘其’者,指道而言。《广雅·释言》:‘子,似也。’‘帝’谓上帝。吾不知其誰之似?象帝之先。二语自问自答。此言道不但为萬物之始,又为上帝之祖先。二...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9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室町本‘誰’上有‘其’字,下有‘之’字。无‘之’字是也。《广雅·释言》:‘子,似也。’‘吾不知誰子’即吾不知誰似也,语意已足。此段意谓神耶地耶?此世所称生杀之主,而...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8_马叙伦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7_罗运贤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6_张煦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5_王昶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誰子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誰之子’。”水海按:今存王弼本作“吾不知誰之子,象帝之先”,而无“其”字,同帛书甲本。然二十五章王注云:“不知其誰之子,故先天地生。”系引此章此...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3_焦竑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无“其”字,“誰”字损掩,后句同此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今通行本皆无“也”字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、宋徽宗本、邵若愚本、苏辙本、林希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3_水海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湛者,黯不可見之貌。当读为‘黮’。《广雅·释器》:‘黮,黯黑也。’‘黮’、‘黯’同训,而俱有不可見之义。道不可見,故曰:‘湛兮似或存。’二十一章称道曰:‘窈兮冥兮,其中有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1_奚侗
奚侗云:“道不可见,故云‘湛’。《说文》:‘湛,没也。’《小尔雅·广诂》:‘没,无也。’道若可见,故云‘似或存’。十四章:‘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;’二十一章:‘忽兮怳兮,其中有象;怳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0_吴澄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9_王安石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兮”,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、楼正本等皆作此字,想尔本、景龙碑本、御注本、敦煌甲本、遂州碑本误删此字。武内义雄云“敦本此句作‘湛然常存’”,则武内敦甲本“兮”作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7_刘师培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湛兮似或存’,罗卷无‘兮’字,‘或’作‘常’。《文选·七里濑诗》注、《论语义疏》七引并与此同。《义疏》又引河上注曰:‘或,常也。’则河上亦作‘或’矣。藏疏本亦作‘或’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05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本此句作‘湛然常存’,遂州本‘湛似常存’。”水海按:罗振玉云“敦煌本作‘湛似常存’”,是知武内义雄所说“敦本”指法京藏敦煌残卷,即武内敦甲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