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69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7_焦竑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7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’,一无‘民’,一作‘什伯人之器’。‘而不用’,一下有‘也’。”
03012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6_薛蕙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6_薛蕙</p>-齐物书舍
薛蕙云:“‘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’,‘伯’下一有‘人’字。”
0385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5_李道纯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5_李道纯</p>-齐物书舍
李道纯云:“‘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’,或云‘令器’,或云‘不用’,皆非也。”
0507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小國寡民,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’,古本。老子前言治大國莅天下之式;而此言小國者,谓王者有道,则國不在大,民不在多,诚能无欲无为,则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无‘民’字。‘而不用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黄、程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伯’绝句,河上本。”水海按:强思齐本河上公注引经文云:“使民有什伯”,是古河上公本与今河上公本不同。于“伯”字绝句,则与帛书等本殊异。
0548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小邦寡民,使十百人之器毋用”,前句“寡”省作“寡”,后句无“有”字和“而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乙本作‘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’,通行本亦皆有‘有’、‘而’二字...
0357

《老子》66_述评

<p>《老子》66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《老子》这一章不是旨在讲所谓“统治术”(即古人所说的“君人南面之术”),而斯旨在讲“善下”、“不争”,能够给人民带来好处,这样人民就不会反抗统治者,当然社会就趋向安定的局面。 老子...
03710

《老子》66_今译

<p>《老子》66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河流汇归的地方,这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下流的缘故,所以它能够成为众多河流的归宿。因此,“圣人”要想居在民人之上,(来统治民人,)他的言谈态度就必须谦逊卑下;他要想...
0477

《老子》66_音韵_03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66_音韵_03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王、王,阳部。民、民,真部。之、之,之部。害,月部;猒,谈部,月谈通韵。争、争,耕部。
03412

《老子》66_音韵_0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6_音韵_0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也,是以能為百谷王。”王【xǐwan】、王【xǐwan】為韵,阳部字。“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,必以其言下之;其欲先民也,必以其身後之。”民【mǐen】...
0346

《老子》66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66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江有诰韵读谓本章无韵。高本汉谓:下、後韵。陈柱又增二“争”字韵。
0549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6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6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天下”,此為定语中心词及其前面的结构助词“之”省略了,这个定中结构為“天下之人”。唐玄宗疏文即谓“故天下之人莫能與聖人争”。“莫”,否定性不定代词,可译为“没有人”、“没...
0287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5_高明

<p>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5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(傅奕本)作‘不以其不争,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’···严遵本前无‘其’字,而后无‘能’字,作‘非以争,故天下莫與之争’。”水海按:查道藏严遵本、怡兰堂刊严遵本后一句皆作“故天...
03711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4_王昶

<p>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4_王昶</p>-齐物书舍
王昶云:“开元‘莫’作‘與’,误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’,古本。”
03815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莫能與之争’,叶无‘能’字。”按:马叙伦引彭耜校语谓:“彭耜曰:‘是以天下莫能與之争’,邵‘是’作‘所’,叶无‘能’字。”“是以天下”是彭耜所引经文“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...
04614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故□□□□□諍”,损掩“天下莫能與”五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“争”假作“静”(上古二字皆為庄纽耕部),无“之”字。帛书乙本“與”後无“之”字。许抗生云:“‘之’...
05211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本字当作“猒”。“猒”(yàn)與“厭”為古今字。《说文》谓“猒(猒)”“从甘、从肽”。段玉裁《说文注》:“‘厭’专行而‘猒’废矣··‘猒’、‘厭’古今字。”其本义為...
04212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猒’,范同,各本及《文选·吊魏武文》注引作‘厭’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曰:‘推之而不厭;’《列子·黄帝篇》注引向秀《庄子注》曰:‘天下樂推而不厭;’盖并本此,亦作‘厭’...
03313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7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7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及荣注引经文云:‘以其无争’;是成、荣并作‘无’。”
0278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6_陈柱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6_陈柱</p>-齐物书舍
陈柱云:“‘是以天下樂推而不默’,‘默’各本作‘厭’。罗振玉云:‘御注本作默’;即厭。”
0977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5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5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敦煌庚本‘争’下有‘也’字,辛本‘不’作‘无’,壬本作‘非以其不争’。”
0426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4_毕沅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4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猒’,苏灵芝书同。各本作‘厭’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3_魏稼孙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3_魏稼孙</p>-齐物书舍
魏稼孙云:“‘樂推而不厭’,此句‘厭’字及后‘无厭其所生,夫唯不厭’,御注作‘默’。前‘厭饮食,是以不厭’,御注作‘猒’。”水海按“默”同“猒”。《龙龛手镜·犬部》云:“默”,同“...
03313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是以天下’,邵‘是’作‘所’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樂隼而弗猒也,非以亓无諍與”,前句无“皆”字,“推”假作“隼”(上古“推”【dzuei】為从纽微部,“隼”【siwen】為心纽文部,因微部【ei】和文部【en】,主要元音...
03814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3_奚侗

<p>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3_奚侗</p>-齐物书舍
奚侗云:“處上而不压抑,则民不以為重;處前而不壅遏,则民不以為害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2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2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疏云:“聖人恬淡无為,少私寡欲,處民之上,為君而使轻徭薄赋,无重劳也。處物之前,而為君主,遂使民歌,击壤宇内,清夷利物,弘多而无积害。”
0457
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此两句承上文“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,必以其言下之;其欲先民也,必以其身後之”而言,前文既谓“聖人”,此处即不当重复。上文两處作“民”字,此两句中亦应作“民”而不应作“人”。“...
04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