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90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1_陈鼓应

<p>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1_陈鼓应</p>-齐物书舍
陈鼓应云:“‘精’,最微小的原质。《庄子·秋水篇》:‘夫精,小之微也。’‘小之微’,即是微小中最微小的。严灵峰说:‘精就是Essence;精力。它绝不是一个空洞的东西。’一般的英译本,都...
04913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2_高明

<p>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2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‘中有請吔’,乙本作‘其中有請呵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其中有精’。从本节经文分析,下文既言‘其中有信’,上文似当作‘其中有情’,前后句型一律。可见帛书甲本前句夺...
0309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高说是。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請(简作请)”(qíng),“請(简作请)”即為“情”的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耕部,属叠韵假借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鼎部》:“請,假借為情。《荀子·...
04710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4_王弼

<p>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4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窈冥,深远之叹。深远不可得而見,然而万物由之。不可得見,以定其真,故曰‘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’也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5_吴澄

<p>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5_吴澄</p>-齐物书舍
吴澄注云:“恍惚虽不可見,而似无似有,犹似可見。窈冥则昏昏昧昧,全不見矣。此道之‘无’也。‘其’字指道而言,‘精’谓德也。有物有象者,德之容,皆其粗也。德者,有物有象之本,乃其精也...
04412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其請甚真,其中□□”,损掩“有信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两处“其”字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為“其”。今從《乙本释文》。王羲之本“其請”作“有精”,谓...
0439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2_焦竑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2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此句。”
04911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3_老子白话句解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3_老子白话句解</p>-齐物书舍
无名氏《老子白话句解》云:“‘其精甚真’,可能為‘其中有精’之旁注,而错入经文,遂脱‘冥兮窈兮’四字也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4_严灵峰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4_严灵峰</p>-齐物书舍
严灵峰云:“经文当作‘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冥兮窈兮,其中有信。’与上文‘恍兮惚兮,其中有象;惚兮恍兮,其中有物。’文义亦相应也。”
05613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5_于省吾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5_于省吾</p>-齐物书舍
于省吾云:“按:自来皆读‘信’如字,遂不可解结。‘信’、‘申’古通。《考工记·轮人》:‘信其程帛书围;’疏:‘信,古之申字。’《礼记·儒行》:‘起居竟信其志;’疏:‘信读為申。’‘...
0527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6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6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今譣帛书甲、乙本,此两句作“其請甚真,其中有信”。此正承上文“中有请兮”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正引有此两句,作“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”。可证汉初之前的经文即如此。严灵峰之说非是...
05213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7_王弼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7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信,信验也。物反窈冥,则真精之极得,万物之性定,故曰‘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’也。”
0528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8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8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至道妙物,既本非假杂,变化至精,故‘其精甚真’。生成之功,遍彼群有,物感必应,曾不差违,故云‘其中有信’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帛书乙本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甲本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同此二句。其他诸通行本皆作“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”。
0515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2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2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自今及古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;一作‘自古及今’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3_毕沅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3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作‘自古及今’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4_吴云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4_吴云</p>-齐物书舍
吴云云:“傅本作‘自今及古’,王弼同此石(广明本作‘自古及今’)。”
0306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’,按:范应元同此,各本作‘自古及今’,非是。‘古’、‘去’、‘甫’韵。范谓王弼同古本,则今弼注中两作‘自古及今’,盖后人依别本改经文,并及弼注矣。...
04111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6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6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马氏之说是,帛书甲、乙本正作“自今及古”。宋张太守汇刻四家(唐明皇、河上公、王弼、王雱)注本引王弼注云:“故曰: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’也。”正与范氏所见王弼本相合。且汉代严...
0517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7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7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注云:“道本无名,然天地人物非此则不能生,故其生天地人物之名,自今及古,自然不去,以閲衆始也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“父”作“仪”(為“父”的异体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作“父”;帛书乙本同此句。今从乙本。想尔本、索洞玄本、遂州本、馆本此句作“以閲終甫”。其他诸通行本皆作“以閲衆甫”。
03914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2_武内义雄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2_武内义雄</p>-齐物书舍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、遂三本‘衆’作‘終’,衆、終古音通。”水海按:景龙本作“衆”而不作“終”。此误校。
05010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3_俞樾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3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按‘甫’与‘父’通。‘衆甫’者,‘衆父’也。四十二章:‘我将以為教父;’河上公注曰:‘父,始也。’而此注亦曰:‘甫,始也。’然则‘衆甫’即‘衆父’矣。一章:‘有名万物之母...
0545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4_劳健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4_劳健</p>-齐物书舍
劳健云:“古‘衆’字通作‘終’,则知‘衆甫’即‘終始’之义。旧注或解為衆有万物群美者,皆失其旨。”
0738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梁启超曰:‘閲同説。’按:馆本‘衆(简体作众)’作‘終’,‘衆’、‘終’古通。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‘衆皆若是’,郑注:‘今文衆为終。’《春秋·僖公十五年》、《左传》‘八月...
0295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6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6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胡适曰:‘王弼注曰:以无名説万物始也。《释文》出説字曰:一云悦。似王本閲作説。’锡昌按:《释文》所出‘説’字,系王注以‘无名説万物始也’之‘説’,实为‘閲’字之误。(宋...
03610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7_高亨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7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按‘閲’,犹出也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‘万物之总,皆閲一孔。百事之根,皆出一門。’言皆出于一之孔,皆出于一之門也。《俶真训》:‘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六合所包,阴阳所呴,雨...
0337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8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8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:馆本(旧存北京图书馆《唐人写本残卷》)亦作‘終’。作‘終’非。‘閲’字古文训‘总’,大田晴轩引《列子·仲尼篇》:‘閲弟子四十人同行。’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‘万物之总...
0329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以顺衆父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以閲衆甫’,遂州本作‘以閲終甫’。《释文·释言语》:‘順,循也,循其理也。’《易经·说卦》:‘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...
05411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10_徐梵澄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10_徐梵澄</p>-齐物书舍
徐梵澄云:“‘以順衆父’,通行本作‘以閱衆甫’。——‘父’、‘甫’通假。‘衆甫’,王注:‘物之始也。’而‘閲’训‘容’。其义為‘以容万物’。然甲、乙本皆作‘順’。许书‘理也’。其说...
03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