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’,按:范应元同此,各本作‘自古及今’,非是。‘古’、‘去’、‘甫’韵。范谓王弼同古本,则今弼注中两作‘自古及今’,盖后人依别本改经文,并及弼注矣。...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昧’,陆梅对切,李莫佩切,昏昧也。‘纇’,河上作‘類’。‘進退若道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、程此句并在‘夷道若纇’上。”按:彭耜刻本误刻“進道若退”为“進退若道”...
《老子》73_03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列子·力命篇》:‘老聃语关尹曰:天之所惡,孰知其故?言迎天意,揣利害,不如其已。’语出于此章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‘天之所惡’,惡有为也。‘孰知其故’,誰能知天意之...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昆”,“昆”,同谊。《说文·日部》:“昆,同也。从日,从比。”段玉裁云:“从日者,明之义也,亦同之义也;从比者,同之义。今俗合同曰浑,其实当用昆、用。”徐铉...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王弼注《易经》之《恒卦》引此与今本同。皇侃疏《论语·学而篇》第一引作‘重為輕根,静為躁本’。按:重谓寡欲自重,輕谓纵欲自輕,二者皆以治身言。静谓清静无為,躁谓急功好...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’,古本。‘已’,音以,语助。”
《老子》49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善者吾善之’,五注‘吾’下有‘亦’字。”按:五注本作“善者吾亦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。”
《老子》27_音韵_03_江有诰
江有诰云:“‘解’胡买、佳买、古买三切。按古有入声,当与麦部并收。《老子·巧运篇》:‘善鍵无繩約而不可解’与‘迹’、‘策’叶。”(《唐韵·四声正·十二蟹》)
《老子》05_03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胡克家影宋本、涵芬楼影宋本《文选》注引并同今本。胡氏《考异》不出,则陈、袁诸本亦并不作‘門’也,易据误本,不可从。唐写作‘囊蘥’,易州、赵写‘籥’作‘蘥’。易州及《...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吕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6_魏稼孙
魏稼孙云:“‘是以偏將軍’,御注无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帛书本作“筋”是。《说文》云:“筋,从力、象筋也;”田潛云:“力,筋也,象人筋之形;竹为物之多筋者,从力象其形。”《九经字样》云:“作‘筋’讹俗,又作‘觔’,误。” 又,严...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名’,武征反。‘曰夷’,‘夷’,顾云:‘平也。’钟会云:‘灭也,平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以知古始’,御注、王弼作‘能知’。‘是謂道己’,御注、河上作‘道紀’,审观王弼注亦是‘己’字。”水海按:景龙本作“己”,因“紀”是后出字,“己”则為“紀”的初字。《说...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5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吾者,指王侯而言。作,动起也。鎮者,安也,重也,壓也。无名之樸,道也。人之心易塞而难虚,易动而难静,易迁而难守,易变而难常,虽已相化,而或有復為外物所动,欲起妄作者,则...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6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此文,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’,是今本脱下‘美’字是也。惟《人间训》引君子曰。王念孙云:‘君子本作老子,此浅学人改之也。’今《老...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乎”字,张鼎文本和道藏本《韩非子》引即有“乎”字,与帛书本合,然则衍“於”字也。又,“圖”,圖谋,“谋度”(顾本成疏)。此两句言圖谋困難的事,应当在它容易...
《老子》66_05_校笺_08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无‘聖人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17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子》引‘絶學无憂’在‘絶聖棄智’之上,疑古本如是,盖与三‘絶’字意义相同。今在‘唯之与阿’句上,则意似不属矣。或谓‘绝聖棄智’以下,皆以两句足义,此止一句,恐非。不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純純’,陆、王弼作‘沌沌’,又作‘忳忳’。李‘純純’,如字,质朴无欲之称。纂微作‘沌沌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7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作‘以陳則政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遂州碑本作“以陳則止”,武内义雄則失之也。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以顺衆父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以閲衆甫’,遂州本作‘以閲終甫’。《释文·释言语》:‘順,循也,循其理也。’《易经·说卦》:‘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...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7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俞氏此议甚详赡,故录存之。而其所据盖为唐强思齐《道德真经玄德纂疏》引河上公注云:‘故大而笑之也’,遂臆测古本河上亦作‘大而笑之’。但是,今本河上公注则作‘故大笑之’,并...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6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英伦无‘樂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王弼作‘宗寞’,河上、今王弼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5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王弼本作‘天下希及之’。帛书甲本作‘天下希能及之矣’,语意完足,今据补正。乙本句末亦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萬乘之主’,‘乘’,绳证反。谓天子也。”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无瑕’,‘瑕’下家反;疵,过也。‘謫’,直革反,谴责也。”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4_张松如
张松如云:''善人'当指上文'有德'者,是自善之人,非為善之人也。作'善'是,作'聖'字误。'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天下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’,古本。‘已’,音以,语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