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2_述评
《老子》这一章节讲的是“道”之所以“为天下贵”的原由,即“道”的教化功用。 本章节所说的“道”,指的是清静无为之道。指出无为之道是“万物之注”,是“善人之葆”,是“不善人之所保”。...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8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末句王弼本作‘故終无難矣’,他本无‘矣’字,惟帛乙甲本作‘故終於无難’,文义为长,今据改正。此二语重申善為君者,遇事慎之重之,而不视之太易,故終致无難事也。”
《老子》16_09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忘’、‘妄’古通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‘前识者,无缘而忘意度也;’王先慎注‘忘与妄通。’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注:‘言公之多忘。’《释文》‘忘本又作妄。’《庄子·盗跖篇》...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6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王注:‘无所系絷。’则王本‘无’下脱‘所’字,当据诸本补。按:《说文》:‘飂,高風也。’‘飂兮若无所止’,谓圣人之行动,若高風之直上,而无所系絷也。”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12_想尔注
想尔注云:“道有以来,更閲終始非一也。甫者,始也。”
《老子》70_音韵_02_古棣
古棣云:“按:朱所以认为‘君’、‘宗’非韵,因为他不了解春秋和战国韵部有所不同。··《诗经》的韵部应该是二十九部;后来由于语音演变,冬部从侵部分化出来,所以战国时代的韵部应该是三十...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11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抱一’,傅奕本‘抱’作‘衰’,‘衰’即‘抱’的古异体字。帛书甲本和乙本作‘執一’。按作‘抱一’于义爲長。十章有‘抱一’語。十九章‘見素抱朴’,‘抱朴’亦即‘抱一’,‘朴...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吕、葛、林、苏无‘上’字,不重‘生’字,赵但不重‘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7_高明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故’下皆有‘曰’字,敦煌庚本与之同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故’,顾本作‘夫’。按:‘故’、‘夫’与‘故曰’词义不同。《周髀算经》赵爽注:‘故者,申事之辞。’可...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无有入於无間’,古本、《淮南子》并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王弼作‘无有入无間’。”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沖’,借字;‘盅’,本字。‘俞樾曰:《说文·皿部》:盅,器虚也。《老子》曰:道盅而用之。作沖者,假字也。第四十五章:大盈若沖。沖亦当作盅。’”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8_唐玄宗
顾欢本引御(唐玄宗)云:“萬物皆由道、德以生、畜,故尊貴之。”唐玄宗疏云:“以道德为生畜之功,故凡厥怀生,莫不尊尚于道,此劝示众生,令敦本而崇道也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夫樂殺人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”。“夫樂殺人····”是承上句“··是樂殺人也”而论,故作“夫樂人殺人者”衍“殺”前一“人”字和一“者”字;作“夫樂煞者”,...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功成名遂者,谓退身隐行,行自然也;’则成亦作‘功成名遂身退’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正义引作‘功遂而身退’,较王本多一‘而’字,盖系引者自增。”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侯王’。林‘守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希逸本“守”下无“之”字。按林氏注文“为侯王者,若能守此道”(“此道”即释“之”),“守”下当有“之”字。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14_古棣
古棣云:“易顺鼎之错,除断言四章王弼无注为失检之外,就是迷信《文选》注,而未加分析。《魏都赋》李善引《老子》是注‘世笃玄同’的,本文与‘塞其兑’等六句无干,自可节引,省此六句。《运...
《老子》57_音韵_06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邦,东部;兵,阳部,东阳合韵。下,鱼部;然,元部,鱼元合韵。贫、昏,文部。起、有,之部。為、化,歌部。静、正,耕部。事,之部;富,职部,之职通韵。欲、樸,屋部。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若可以託天下矣”。楼宇烈云:“《庄子·让王篇》:‘夫天下至重也,而不以害其生,又况他物乎?惟无以天下為者,可以託天下也。’又‘託’字,陶鸿庆说当与下节注之...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易顺鼎说是也。此宜作‘福’。《荀子·大略篇》云:‘天子即位,上卿进曰:如之何忧之长也!能除患则為福,不能除患则為賊;’亦‘福’、‘賊’并举為韵。敦煌二本‘福’作‘德’,...
《老子》81_今译
真实的言语不华丽,华丽的言语不真实。有真知的人学问不广博,学问广博的人没有真知。善良的人不多积财货,多积财货的人不善良。圣人没有私积的财物,他尽量把财物施舍给别人,自己反而越富有;...
《老子》38_11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居其實不居其華’;又荣注:‘居其實不居其華’。是成、荣两本‘處’并作‘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德之容’,钟云:‘容,法也。’简云:‘容,状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枉則直’,李:‘枉’纡往切,屈也。叶‘直’,一作‘正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1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上德若谷’,不德其德,无所怀也。‘大白若辱’,知其白,守其黑,大白然后乃得。”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7_纪昀
纪昀云:“‘故飄風不終朝’,按: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譣义,傅奕本等“不足”二字为赘,李道纯说是。又,高明校帛书乙本残文“有以取”,正補足乙本残损三字空缺,故从之。但帛书乙本明显误夺“天”后“下”字,高氏不察,則失校矣。至于高...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前句帛书甲本“闚”作“規(简作规)”,乃同音假借,乙本作“不規於□□知天道”,“規(規的异体)”亦为“闚”的借字,“牖以”两字损掩。严遵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道藏河上公本、王羲...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只残留下句末“而名”二字。其他诸本“弗”皆作“不”。帛书乙本此两句后有“弗為而成”句,知帛书“不”必作“弗”。张嗣成本、危大有本、王守正本皆“名”作“...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5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關籥’,甲本作‘阐籥’,乙本作‘關籥’,傅奕本作‘關键’。吴澄说:‘關鍵,拒門木也。横曰關,竖曰鍵。’‘閳’、‘關’义同。‘籥’与‘鑰’同。‘籥’有閉之义,以鎖鎖之叫...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8_王昶
王昶云:“易州、开元御注本无‘之’字,六句皆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