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3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此言‘唯’與‘訶’,‘美’與‘惡’,皆对立事物,究竟相去不甚远,以明世俗之所谓顺逆、美惡,未必皆可为准式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3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文选·子虚赋》注引作‘怕然而未兆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舍其慈,且勇’,一无‘其’,下二句同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仍无敵’,陆、王弼‘仍’作‘扔’,音仍。”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6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’按:《御览·疾病部》引作‘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;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’;较诸本为长,当据改正。盖‘夫唯’之句,常承上句...
《老子》73_04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葛‘默’作‘坦’,吕、葛、赵作‘繟’。”
《老子》74_06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代大匠斵’,叶无‘夫’字,司马下有‘者’字。‘希有不傷其手矣’,司马作‘希不自傷其手矣’,五注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7_高明
高明云:“甲、乙本‘百姓之不治也,以其上之有以為也,是以不治’,世传本多同王本作‘民之難治,以其上之有為,是以難治’。唯严遵与敦煌辛本‘民’字作‘百姓’,与甲、乙本同;严遵本末句亦...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11_吴澄
吴澄云:“以成为成,盈为盈,直为直,巧为巧,辯为辯,小矣。若缺则非成,若冲则非盈,若屈则非直,若拙则非巧,若訥则非辯,乃为成、盈、直、巧、辯之大者也。《老子》一书,皆是此意,大抵相...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11_范应元
范应元云:''聖人言'绝句。社稷者,古者建邦立國,左社(土神)右稷(谷神)。社者,五土之神也;稷者,祈穀之所也。民以食為天,故有國必先社稷,而王者乃社稷之主也。受國之垢者,謂自行谦下...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谿’,苦奚反,或作‘溪’。”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01_校勘
此句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传世诸本皆作“道常无名”。
《老子》10_06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伦案:陆德明曰:‘以知乎,河上本直作智。’是陆所见王弼本作‘能无以知乎’。然弼注曰:‘言至明四達,无迷无惑,能无以為乎,则物化矣;所谓道常无為,侯王若能守,则万物【将】...
《老子》32_08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俾道之在□□□”,损掩“天下也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作“卑□□在天下也”,“卑”为“俾”之省写或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帮纽支部),损掩“道之”二字。甲、乙二...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5_叶梦得
叶梦得云:“所者,人之所安也。人之所安,莫大于道。《周易》曰:‘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’所,猶有在道,变通不穷,则无所不在,随所在而安之,孰不可为久者,所謂道乃久也。”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5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‘妨’,伤也。‘難得之貨’,谓赵璧隋珠、珍贵金银珠玉等物。心贪意欲,不知厌足,则行伤身辱也。”成玄英疏云:“佳丽之物,贪著爱玩,為生死之因,于脩道行中大為妨碍。”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6_焦竑
焦竑云:“按:‘愛養’,一作‘衣被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8_王卡
王卡云:“道藏河上公本‘隣’作‘鄰’。《广韵》:‘隣,俗鄰字。’”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奥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顾本成疏‘奚,何也;’《意林》诸本引并作‘何’。”水海按:成玄英本“何”作“奚”。
《老子》19_05_校笺_07_宋徽宗
宋徽宗云:“故令有所屬,谓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也。”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夫慈,以戰則勝,以守則固”。“慈”是三宝之首,老子在这里讲的是行“慈”在用兵方面的社会效果,强调守“慈”,戰則勝,守則固,可见守“慈”的重要意义。《孙子兵...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5_魏源
魏源云:“河上作‘夫惟不矜,故天下莫之争’。”水海按:河上公注云:“此言天下贤與不肖,无能與不争者争也。”是河上公本则作“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”。魏氏有误明矣。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周立升、詹剑峰之说是。“无”,即“无名天地之始”、“有无相生”的“无”,它不是“虚无”,更不是黑格尔的“纯无”,也根本不是“存在于头脑中的观念性的东西”。作为一个哲学概念,...
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楼正、高翻亦无下‘或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说苑·敬慎篇》引‘堅’作‘剛’。此盖真类与阳类通假,《周易·系辞》:‘剛柔相摩’,《音义》引作‘堅柔’,即其例证。《文选·座右铭》引无‘之’字。此章以人生之肌肤柔软而...
《老子》25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成、生韵(耕部),改、殆、母、道韵(之幽通韵,改音己,道叶,徒以反)。大、逝韵(祭部,大,徒列反,逝,时列反)。遠、反韵(元部)。奚侗谓:改、殆、母為韵,逝、遠...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1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'不祥,犹不善也。言聖鉴虚通,达於善恶,若有不祥之事,辄自责躬引过归己,此可為天下君王也。昔成汤自翦,千里来云,即其事也。前言社稷可寄诸侯,后举天下宜属天子。'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7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众经音义》二十三引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7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知其白,守其辱,為天下谷;為天下谷,恒德乃足。恒德乃足,復歸於樸。’此数句均在‘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’云云之前,与今本异。从知此段,经传写而滋错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