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22页

《老子》72_05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三十八章已有此文例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有此句,当为经文明矣。“彼”,指“自見”、“自貴”;“此”,指“自知”、“自愛”。
04113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首章‘无名,天地始;有名,萬物母’。以无名与有名对,天地与萬物对,始与母对。此章亦言有无,则‘天下萬物’,当作‘天地萬物’,于义为优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3_苏辙

苏辙注云:“言出於自然,則简而中,非其自然而强言之,則烦而非信矣。故曰:‘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可既。’此所谓希言矣。”
0417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应有此句。据《韩非子·喻老》和帛书甲、乙本可知,先秦两汉,此句尚有,到魏王弼时,此句已脱;所以,至唐陆德明所见王本已不全矣,故陆亦脱此句。又,孙诒让云:“《韩诗外传》引‘可...
0417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按:宋河上、寇、白、磻溪并作‘功成不名有’;臧疏、罗卷、易州作‘成功不名有’;《经幢》作‘功成而不名有’。成疏曰:‘故不有功名;’是成亦作‘不名有’。参...
04110

《老子》12_音韵_10_水海

水海按:“五色使人目盲,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,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,五味使人之口爽,五音使人之耳聾。”盲【mean】、狂【gǐwan】、方【pǐwan】、爽【fǐan】為韵,此四字皆入阳部;聾【lon】...
04115
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,帛书乙本损掩一“其”字,据王弼本校补。遂州碑本“正”作“政”,句末无“也”字,谓“其无政”。傅奕本“也”作“衺”,谓“其无正衺”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孙盛...
04115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1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数句,帛书甲、乙本最为完足,今据写正。甲、乙本并作‘出言’,乃原文也。他本作‘出口’者,乃由‘言’字缺烂而为‘口’耳。惟帛书‘道之出言也’句,上有‘故’字,下有‘曰’...
0415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3_朱骏声

朱骏声云:“‘儽’,《说文》‘垂貌。一曰嫩懈,从人,纍声。’与‘儡’微别,字亦作‘儽’,又误作‘像’。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‘像,劳也;’《释训》:‘像像,疲也。’《老子》‘像像兮若无...
04110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1_吴云

吴云云:“王兰泉引河上公‘测’作‘淵’,注云:‘今河上本作漂。’按:此石(指广明本)作‘测’,北碑多有之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屈’,丘物反,伪也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亭之,毒之’,河上本作‘成之,熟之’,古本多与河上本同。按:‘亭’,当读为‘成’。‘毒’,当读为‘熟’。皆音同通用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6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即御注本)。邢州‘志’作‘意’,无‘矣’字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02_毕沅

毕沅云:“按河上公注曰:‘道能阴能阳,能弛能张,能存能亡,故无常名也。’则河上本作‘道无常名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18_叶秀山

叶秀山云:“太大的东西看不清,太小的东西也看不清,都是‘恍恍惚惚’。‘道’就其‘小’、‘精’、‘微’而言,很像古希腊早期理解的‘灵魂’(Φuxy)。这个‘Φuxy’原初是指人的‘(呼吸)...
04113
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8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夫利害者,与乎存亡,死生无变于己,况利害之间乎?故《庄子》云‘不就利,不违害’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上德无為而无不為’,韩非、王誗、王弼、郭云、傅奕同古本。河上公作‘上德无為而无以為’。今从古本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诸本“取食税”皆作“上食税”,与帛书本异。作“以其上食税之多”,“上”指君上,这样,他本的意思就成為:人民飢餓的原因,(仅仅)是由于君上收取的粮食税太多而造成的。帛书本作“...
0419
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夫惟无以生為贵者,是賢於贵生也’,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此二句,无上‘贵’字,‘也’作‘焉’。彭无‘夫’字。‘惟’字,范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同,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...
0415

《老子》44_今译

名誉和生命比起来,哪一个更亲近呢?生命与财货比起来,哪一个更宝贵呢?得到(名利)和失掉(生命)比起来,哪一个(使人)忧患呢?过分地爱惜(名誉),必定要(付出)重大的耗费;过多地收藏...
04111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常善救物,故物无棄物,是謂襲明’,古本。严遵同古本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云:‘既崔氏之臣曰:与我其拱璧,吾献其柩。’杜注:‘崔氏大璧。’《正义》:‘拱,谓合两手也。此璧两手共抱之,故为大璧。’据此,则王注谓为‘拱抱...
0419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8_顾广圻

顾广圻云:“‘學不學,復歸衆人之所過也。’傅本及《德经》无‘歸’字、‘也’字。又,傅本‘復’上有‘以’字,与各本全异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无“民”前“夫”字,损掩一“治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如此,今从乙本。《甲、乙本释文》和高明皆校“知”为“智”。而严遵本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皆作“知”,与帛...
0418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14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按:河上、王弼均作‘則我者貴’,高亨读‘則’為‘賊’,谓‘賊我者貴’,与‘知我者希’相对成文。非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并作‘則我贵矣’,与敦煌本合,此乃原文,今从写正。知希則...
04114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宗’,古‘寂’字。‘寞’字,王弼与古本同;河上公作‘寥’。《韵略》云:‘寂寞,无声也;寂寥,空也。’按《庄子·天下篇》亦有‘寂漠无形’。‘宗,寞’,言其无声、形也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敦煌庚本、敦煌辛本、赵至坚本‘功成’作‘成功’。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是以聖人為而不恃,成功不處,其不欲示賢尔。’是成经文如此。又荣注引经文云:‘是以聖人為而不恃,成功不...
04115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镾’,各本皆作‘彌’,应用‘镾’。‘尟’,古鲜字,诸本皆作‘少’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应作“孩”。《说文》云:“咳,小儿笑也。从口、亥声。孩,古文咳从子。”《字汇补》云:“咳,与孩同,小儿也。”由此可知,“孩”為“咳”的古字,“咳”则为今字。按高亨、张舜徽等...
04115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(景龙本)‘久不盈’,各本作‘或不盈’。”
04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