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28页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、罗卷、经幢及赵写本并无‘民’字。《蜀志·秦宓传》宓报李权书引道家法曰:‘不見所欲,使心不亂。’盖即此文。又《艺文类聚》七二引庚阐《断酒戒》曰:‘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...
04415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群书治要》卷三十四引‘是以聖人之治,常使民无知无欲’,缺‘虚其心’四句。”
04614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道藏王弼本及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王本经义皆无‘民’字。《御览·皇王部》一《叙皇王》上引亦无‘民’字。顾本成疏:‘心恒虚寂,故言不亂也’,是成亦无‘民’字,譣各本...
04411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11_劳健

劳健云:“此二句总摄上文,盖本古语,老子引之,又推阐其义,以為治民之道也,当无‘民’字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无“民”字之说非也。其一证:张之象刊王弼本有“民”字,且二十七章王弼注云:“不見可欲,则民心不亂。”同“不貴難得之貨,则民不為盗”一样,全引此章经文,唯一“使”字易作“则”...
05112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不貴貨,使民不盗”,虽可与上两句对称,但老子為文,未必尽求骈偶。“難得之貨”四字连用,六十四章、十二章皆有成例。又二十七章王弼注:“不贵難得之貨则民不為盗”,即引此章经文...
0358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5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‘難得之貨’,谓赵珠、荆璧等物也。若使普天貴寶,则盗贼斯生;率土贱珍,则盗窃不起,故言‘不盗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6_吴澄

吴澄云:“‘貴’謂寳重之。貨之難得者,其利可貴。上之人苟貴之,则民皆欲求其利,而至于為盗矣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7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凡世间一切所貴重者,皆為難得之貨。為上者若有貴爱之心,為下者必起贪得之妄。贪之不得,未有不為盗者也。”
03714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不□□□,□民不”,损掩“見可欲”和“使”四字,“”為“亂”之省文;帛书乙本同此,唯“亂”省作“”,《乙本释文》径直作“亂”(简化为“乱”)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...
03612

《老子》02_述评

老子认为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及其称谓、概念、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。 天下之物,总是一分为二,二又共处于一中,矛盾着的两个方面,互相对待,互相依赖,互相补充,又互相转化。 “天...
04113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心不亂’,纂微‘心’上有‘民’字。”
04811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此,后句全损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陆希声本、杜光庭本及诸宋元明人本“上...
0235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欲’,贪也。‘亂’,紊也。《音辩》云:‘古本皆有民字。’不見有可贪之事物,则民心自然不紊亂矣。苏曰:‘見可欲,则民患于不得,而至于亂。’”
0307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2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作‘不上寶’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使心不亂’,古本作‘使民心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‘尚賢’作‘上寳’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‘故《老子》曰:不上賢者,言不致鱼于木,沈鸟于渊。’”
03214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各本俱无‘民’字,惟《永乐大典》有之。据弼注‘故可欲不見’,上承‘没命而盗’,则经文本有‘民’字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4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賢,多财也;从貝臤声。’不尚賢,犹不尚多财;与下文‘不贵难得之货’,‘不见可欲’一律,皆指财物而言。敦本‘賢’作‘寳’,盖为后人旁注之字,不尚多财,则民...
04311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5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窃谓《庄子·天地篇》:‘至德之世,不尚賢,不使能。’王弼以庄释老,注曰:‘賢,犹能也。’词显义长,似可从。如取多财义,谓与下文一律,实则是重复了。近人或以为‘尚賢’乃战...
05311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张松如说是也。又,“上”、“尚”古通。《吕氏春秋·尽数篇》“今世上卜筮祷祠,故疾病愈来”,孙锵鸣补正:“上,尚也。”崇尚、尊崇或尊重之义。 又,王弼注云:“賢,犹能也。尚者...
05012

《老子》03_01_校笺_07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言善為君者当去好去恶,掩情匿端,不使臣下有缘以侵其主也。此处所言之‘民’,指臣下言。尚賢,谓人主矜重己之才智以与臣下竞短长也。《韩非子·二柄》云:‘人主好賢,则群臣饰...
0277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全损,后句作“□民不為□”,损掩“使”和“盗”二字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杜光庭本...
0319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為’字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罗卷无‘為’字。《北堂书钞》二七引作‘不貴貨,使民不盗’。王弼注曰:‘貴貨过用,贪者竞趣,穿窬探箧,没命而盗。’则《书钞》所引,疑古本也。今王作‘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...
0495

《老子》02_音韵_05_陶邵学

陶邵学云:“今王本作‘辭’者,后人妄改也。‘不為始’义較优,且与下句协韵。”
05712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21_水海

水海按:“不”,弗也(见《玉篇》和《经传释词》),《逸周书·大匡》云:“二三子不尚助不穀;”王引之谓下“不”字训为“弗”。又《公羊传·桓公十年》云:“其言‘弗遇’何?”注:“弗,不...
0416

《老子》02_音韵_06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相形’,王弼本作‘相較’,‘生’、‘成’、‘形’、‘傾’為韵,《老子》原文必不作‘較’。”
0518
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作“夫唯居”,此“居”前误脱一“弗”字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帛书乙本。道藏河上公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(唐)李荣本、强思齐...
0507

《老子》02_音韵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惡已;皆知善,斯不善矣。”美【mǐei】、美〔mǐei】為韵,入脂部。此為句中韵。善【zǐan】、善【zǐan】為韵,入元部。又,已【ǐe】、矣【xǐe】為韵,二字皆...
027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