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65页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7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圣人之利器,常隐於微妙,而不可离於樸也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侯王若能守道清静,无為无事,则萬物將自感化,君之善教而淳樸矣。”
0588
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鎮之以无名之樸”為是,帛书本出土,即证高亨之说甚确。然下句不作“夫亦將无欲”,而作“夫將不辱”。以帛书甲本、乙本重文验之,则甲本為“夫將不=辱=以情”,乙本為“夫將不=辱=...
0368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9_培真

培真云:“‘妝呵其若浴’,文中的‘妝’字帛书甲本此字已残缺;帛书乙本抄為‘’,今查未见有此字,疑為‘妝’字的古写‘糚’的异体字,以形容修养生之道者本质的莫辨,因切全章文义,故改為‘...
0358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9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、遂三本,并无‘孰能’二字。”
0488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5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有罪以免邪’,‘罪’下一有‘可’字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如此,乙本全损,今从甲本。吴澄本无此两句,他本则有。
0348

《老子》64_述评

《老子》在这一章节里谈了一些发展、变化的观点,他又以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作为自己“无为”政治主张的哲学基础,所以有人指出老子这一章是明无为之旨(魏源语)的。 老子指出,“其安也,易持...
0438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8_洪颐煊

洪颐煊云:“‘智惠出,有大僞’。按:‘惠’当作‘慧’。《释文》本作‘知慧’,《说文》:‘惠,仁也,从心从重;’‘慧,儇也,从心彗声;’‘惠’、‘慧’不同。《论语·卫灵公篇》‘好行小...
0428
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‘犬’作‘狗’。‘國’字,《魏都赋》注引作‘里’。‘犬’字,潘,柰卷、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臧疏及《治要》引作‘狗’,《经幢》作‘猫’。‘聲’字,磻溪作‘音’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67_11_校笺_04_王卡

王卡云:“P二六三九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强本‘舍’并作‘捨’。影宋本(宋刊河上公本)无‘其’,据道藏本补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舍其後己,但为人先。”
0238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08_劳健

劳健云:“道藏严遵、司马光、陈景元诸本并作‘則我貴矣’。此‘矣’字与下句‘玉’字合韵。”
0608

《老子》24_02_校笺_06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’,帛书甲、乙本与今本叙次互到,且误‘是’为‘視’,传写者乱之也。观下文‘不自見故明,不自是故彰,不自伐故有功,不自矜故長’数句叙次,与此相同,...
0768

《老子》22_05_校笺_09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聖人不自是者,因物之是而是之,因事之是而是之,因理之是而是之,因道之是而是之,其是之所以然者,合于道,合于德,合于理,合于性,合于天,合于人。”
0538
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或训“父”為“始”(河上公注),為“本”(成玄英疏),為“父母”之“父”(焦竑注),為“巨”(罗运贤释),為“纲”(张松如解),為“师傅”,皆不失為一家之言。但是,笔者认為...
0558

《老子》44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身、親韵(真部),货、多韵(歌部,货平声),亡、病韵(阳部,亡平声,病音旁),愛、费韵(脂部,爱音懿),藏、亡韵(阳部),足、辱韵(侯部),止、殆、久韵(之部)。姚...
0398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咎,殃咎也。夫贪冒之雄,欲心增侈,得之不已,而又求之,非道得之,则不旋踵自招殃咎,不亦宜乎?可欲,谓欲而未得,初起贪心,罪轻於禍,不知足者,得而更须,禍重於罪。莫甚於...
0288

《老子》01_音韵_02_水海

水海按:“道,可道也,非恒道也。”道【deu】、道【deu】、道【deu】为韵,入幽部。又,也、也为韵,此为虚字脚,是富韵。“名,可名也,非恒名也。”名【mǐen】、名【mǐen】、名【mǐen】为...
0448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百姓皆屬耳目焉”,“屬”为“注”之假,“屬”后无“其”字;帛书乙本作“□生皆注亓□□□”,句首损缺“百”字,“生”為“姓”之假借,“亓”即“其”,句后损掩“耳目焉...
0458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是以大制无割’,各本作‘故大制不割’。”
0478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9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故物’以下,皆以相反為义,而文字各本多歧。末句依帛书甲、乙本写正,与范本亦合也。此言事物之转变,有似先而反后者,有似缓而反急者,有似强而反弱者,有似成而反敗者,着意為...
0418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各本‘生’下有‘焉’字。此句下各本有‘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’八字,盖注语羼入正文,此本无。王氏引邢州本无。”
0348

《老子》30_今译

以道辅佐君主,不用兵力逞强于天下。用兵这件事很危险,一定会得到报应。军队驻扎过的地方,必会荆棘丛生。善于用兵的将帅,只要取得胜利就罢了,不用武力逞强。胜利了,而不要骄傲;胜利了,而...
0378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5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其然’作‘天下之然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民之迷,其日故久矣’,傅奕‘人之迷也,其故以久矣’。一本无‘矣’字。”
0318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9_王先慎

王先慎云:“凌本作‘復’者,用《老子》误本改也。上文‘从于道而服于理’,又云‘不服从道理’,又云:‘虚无服从道理’,即解《老子》‘蚤服’之义。服从之服字当作服,更无疑义,知韩子所见...
0308
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云:“‘烹’,煮也。‘腥’,魚也。河上公作‘鮮’字,亦魚也。言煮小魚挠之刚糜烂,任置即自全,喻理國无为即太平,躁动则荒乱。”按:成玄英本当作“治大國若烹小腥”。然顾本成疏则谓...
0468

《老子》60_音韵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非其鬼不神也,其神不傷人也。非其神不傷人也,聖人亦弗傷【人】也。”神【dǐen】、人【nǐen】、人【nǐen】、人【nǐen】为韵,二字皆入真部。此四句又为虚字韵脚,此为富韵。
0528
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成’字,古本。凡事从小成大,由近至远。有為者敗其自然,執着者丧其本真,故私欲自无而有,从微至著,去道日远,以召祸亂也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04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