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70页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河上公并苏注皆作‘為雌’,一本或作‘无雌’,恐非经义;盖当经中有‘知其雄,守其雌’也,理亦当作‘為雌’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13_吴澄

吴澄云:“正者,法制禁令,正其不正,管、商以正治國,帝王以修身齐家為本,不恃法制禁令以為正。奇者,权谋诡诈,谲而不正,孙、吴以奇用兵,帝王以吊民伐罪为心,不尚权谋诡诈以为奇。奇者仅...
0357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歙’,王弼作‘’,河上作‘噏’,黄作‘翕’。”
0356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其脆’,‘脆’,七岁反,河上本作‘膬’,‘膬’,昌睿反。‘易泮’,‘泮’,普半反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18_述评

这一章节旨在说明“仁义”、“大伪”、“孝慈”、“贞臣”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。老子认为,“仁义”、“大伪”、“孝慈”、“贞臣”等都是在君上失道丧德的病态社会条件下出现的。至德之世,道德...
0359

《老子》80_03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敦煌庚本即无两“雖”字,正与帛书本合。又:“輿”,《说文》“車輿也”,《玉篇》“車乘”,即車箱。其义与“車”义通。“轝”,同“輿”。《集韵》谓“輿”,“或作轝”...
0358
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朢”作“璧”,“兮”误译为“呵”,今复原;乙本“兮”亦误译为“呵”,今复原,无“其”字。河上公本、景龙本、葛玄序文本、白玉蟾本、(宋)李荣本、李道纯本、林志坚本“朢...
03513

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4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自見’,今言‘自現’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8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河上、景龙、敦煌、御注、景福、英伦诸本均作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’。”
0356
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進(简作进)”,义指“修進”(成玄英疏)。“此”,即“道”。此句连上三语言:为了教化帛书老子校笺译评278民人,就要位立天子,设置三卿,召致士人,雖然有共传寳璧和四馬而至,...
03513
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古之善為士者不武也’,易州、范、卷子成疏、臧疏同此,但馆本、易州、卷子成疏无‘也’字,各本无‘古之’、‘也’三字。成疏云:‘言古者善修道之士。’是成有‘古之’二字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‘被练三千;’疏:‘被,是被覆衣著之名。’此言:是以聖人衣著粗衣,与众混同,懷藏其寳,不以示人也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之徒’,古本下有‘也’字,下句同。徒,类也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道’包罗天地,生成万物,天无不覆,地无不载,故皆曰‘大’,而‘道’尤大焉。‘人’字,傅奕同古本。河上公本作‘王’,观河上公之意,以為王者,人中元尊,固有尊君之义。然按...
03515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9_水海

水海按:“上善如水。水善利萬物而有静,居衆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矣。”上【zǐan】,阳部;静【dzǐen】,耕部;阳部【an】和耕部【en】,主要元音相近,韵尾相同,故可旁转,阳耕合韵,上、静...
03511
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9_古棣

古棣云:“这句话是指人君而言,说执政者的教诫、防禁越多,而民众就越贫困。这个‘民’字不是指奴隶,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,他没有自己的经济,是说不上貧或富的。这里‘民’字,是同执政者相对...
0356
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猶’、‘豫’谊同。王注:‘四鄰合攻,中央之主猶然不知所趣向者也。’河上注:‘若人犯法,畏四鄰知之也。’王以‘鄰’為鄰国,河以‘鄰’為鄰人。譣义,当以王注為是。‘若畏四...
03512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二‘民’字(另一‘民’字指‘使民復結繩而用之’之‘民’),王弼作‘人’。改‘民’为‘人’,皆唐本也。”水海按:今王弼注云:“使民不用,惟身是宝,不贪货赂。故各安其居,重死...
0355

《老子》09_03_校笺_11_刘骥

刘骥云:“金玉满堂,累于物也。累于物,则欲之者多,故莫之能守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二章‘功成而不居’,‘功遂’与‘功成’谊同,皆指人民而言。‘身退’与‘不居’之意,乃指聖人而言。‘功遂身退,天之道’,谓人民功成,而聖人身退不居,此乃自然之道也。盖聖...
0358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翕’,敛也,合也,聚也。王弼同古本。”按:范见王弼本作“翕”。
03510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3_李道纯

李道纯云:“‘柔弱勝剛强’,分二句,非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言天下有道,神与聖人两不相傷,故得交歸于民也。本章言神不傷人,以明聖人之不傷人。聖人不傷人之道奈何?曰清静无为,不去扰民而已。如此,则天下安乐,而万民皆得其利矣。”
0357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4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作‘之樸’。”
03515

《老子》16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之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彭耜本无“也”字,作“知常,明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邢玄本、御注三本、遂州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傅奕本等诸唐人本...
0357
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“合抱”,两臂围拢,形容树的粗大。“毫”,《说文》作“”,隶作“豪”。《说文》云:“,豕,鬣如笔管者。出南郡。从希,高声。豪,籀文从豕。”《玉篇》云:“豪,亦作‘豪’。‘豪...
0357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0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景、遂二本‘直’作‘正’,与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所引合。”水海按:武进庄氏校本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“曲則全,枉則正”。
03514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王弼注《易经》之《恒卦》引此与今本同。皇侃疏《论语·学而篇》第一引作‘重為輕根,静為躁本’。按:重谓寡欲自重,輕谓纵欲自輕,二者皆以治身言。静谓清静无為,躁谓急功好...
03511

《老子》27_音韵_03_江有诰

江有诰云:“‘解’胡买、佳买、古买三切。按古有入声,当与麦部并收。《老子·巧运篇》:‘善鍵无繩約而不可解’与‘迹’、‘策’叶。”(《唐韵·四声正·十二蟹》)
03511
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不貴貨,使民不盗”,虽可与上两句对称,但老子為文,未必尽求骈偶。“難得之貨”四字连用,六十四章、十二章皆有成例。又二十七章王弼注:“不贵難得之貨则民不為盗”,即引此章经文...
03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