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扔无敵’,‘扔’音認,引也,又音仍。‘執无兵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5_王念孙
王念孙云:“‘大笑之’,本作‘大而笑之’,犹言迂而笑之也。《牟子》引《老子》正作‘大而笑之’。《抱朴子·微旨篇》亦云‘大而笑之,其来久矣。’是牟、葛所见本皆作‘大而笑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及《文选·陆机长安有狭邪行》注、《养生论》注引并作‘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’。《南齐书·顾欢传》、孟景翼《正一论》引同此(傅本)。按:《说文》曰:‘式,法也。’‘栻’...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死之徒也’、‘生之徒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叶、清源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‘得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德’,并无‘矣’字。下同。”水海按: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有“矣”字,而宋刊河上公本无“矣”字。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7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景龙、开元皆作‘孩’。··或解‘孩之’為‘一以婴儿遇之’,此苏辙语也。意谓像对待小孩子那样来对待百姓。蒋锡昌曰:‘言聖人皆以小儿待之,不分别其善不善,信不信也。’又曰:...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則’(指‘用之則’之‘則’)作‘以’。”水海按:苏辙本经文“則”如字,而注文谓“人君分政以立官長”,似苏辙注文本作“以”。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8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夫戰而获勝,勝則受爵。武功居右,是非吉位,故云喪禮處之。但以戰為不祥之器尔,亦何必服缞扶杖,然后称之為喪禮乎?诸注此义者,皆云古有斯禮,寻阅坟典,既无所据,今所未安,...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筋’,馆本作‘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7_王昶
王昶云:“邢州本作‘曠若谷,混若濁’,句法与此(指景龙本)同。”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4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选》江淹《杂拟诗》李善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夫物云云,復歸其根。’‘復’上无‘各’字为是。有‘各’字者,盖因王弼注云‘各返其所始’而衍之。不知王注以‘各’字解‘夫物云云...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认为,世人所谓“唯”和“訶”即是與非、美與恶(丑)都是相对的,而不是绝对的。这种相对的价值判断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,也在不断变换。在前代认为是“是”,后代可...
《老子》73_01_校笺_05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七十六章‘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’。‘敢’即‘坚强’,‘不敢’即‘柔弱’。‘勇於敢則殺,勇於不敢則活’,言勇於坚强則死,勇於柔弱則生也。”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''聖人言',司马作'聖人之言云'。'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4_孙鑛
孙鑛云:“‘為天下式’等重句,一本无。”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臧疏、柰卷、易州及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‘得’作‘知’;易州、臧疏‘以’作‘又’,柰卷‘以’作‘復’。成疏曰:‘既知道是我母,即知我是道子。’是成玄英‘得’亦作‘知’...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繩繩不可名’,‘繩’下一有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“马说是也。趥亦徐行也。《礼记·檀弓》:‘君子盖猶猶尔。’郑注:‘猶猶,疾舒之中。’《荀子·哀公篇》:‘猶然如将可及者。’杨注:‘猶然,舒迟之貌。’皆以‘猶’為‘趥’之例。...
《老子》64_05_校笺_05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為之於未有’,谓其安未兆也;‘治之於未亂’,谓闭微脆也。”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則攘臂而扔之’,‘扔’,人证反;又音仍,引也,因也。《字林》云:‘就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67_音韵_03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天下皆謂吾道大不肖,夫唯大故不肖,若肖,久矣其也小夫。’肖、肖、肖、小為韵,二字入宵部。”又云:“‘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’,‘儉’、‘先’為韵,二字入文部。...
《老子》39_07_校笺_02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發’,读为‘廢’。《说文》:‘廢,屋顿也。’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‘四极廢’,高注‘廢顿也’。《左传·定公三年》‘廢于炉炭’,杜注‘廢,坠也’。顿、坠之义,与倾圮同。恐發...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楚俗“貴左”是史实。本章“君子居則貴左”、“吉事上(尚)左”及通行本七十九章“是以聖人執左契,而不責於人,有德司契,无德司徹”,就反映了这种楚方俗。崔述在《丰镐考信别录》卷...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本皆以‘當其无’断句。按《考工记》‘利转者,以无有為用也’;是应以‘有’字断句。下并同。”水海按:陶方琦同意毕说。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13_吴澄
吴澄云:“正者,法制禁令,正其不正,管、商以正治國,帝王以修身齐家為本,不恃法制禁令以為正。奇者,权谋诡诈,谲而不正,孙、吴以奇用兵,帝王以吊民伐罪为心,不尚权谋诡诈以为奇。奇者仅...
《老子》16_06_校笺_06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復命,常也’,即於萬事萬物之中,求其至当不易之规律,得其常轨。非轨辙不足以言道,非规律不足以言常。往者如是,今者如是,来者亦如是,此所謂常也。则知常之知,其境界浩大。...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窈冥,中有精’,顾欢与此同。御注作‘窈兮冥,其中有精’。河上、王弼作‘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’。”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8_钱大昕
钱大昕云:“‘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;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’石本(景龙碑)但云:‘是以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’此类皆远胜他本。”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十六章‘公乃王,王乃天’;彼文‘公’、‘王’,即此文‘王公’也。弼注‘而得一者王侯主焉’,与经文‘而王公以為稱’无关,不能据以为证。”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又損之’,河上、王弼无‘之’字。”按:宋刊河上公本“又損”后无“之”字,而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号、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“又損”后有“之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