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純純’,陆、王弼作‘沌沌’,又作‘忳忳’。李‘純純’,如字,质朴无欲之称。纂微作‘沌沌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7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沌沌’,龙兴观碑次解作‘純純’。‘昭昭’,古本作‘皆昭昭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8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純純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沌沌兮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9_毕沅
毕沅云:“王弼同河上作‘純’,苏灵芝书亦作‘純’。作‘純’为是。陆德明曰:‘沌,本又作忳。’‘沌’、‘忳’并非也。河上公作‘衆人昭昭’。王弼无‘皆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0_王昶
王昶云:“‘沌沌兮’,开元无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1_张煦
张煦云:“吕作‘純純兮’。吕无‘皆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沌沌兮’,范、白、吴、赵写同此;易州、磻溪、馆本、臧疏、彭、寇、张嗣成作‘純’;馆本、易州无‘兮’字。按:‘沌’、‘純’、‘忳’,并借为‘惇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惇,厚也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3_奚侗
奚侗云:“‘沌沌’,愚无知也。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:‘圣人愚芚;’司马本作‘沌’,注云:‘浑沌不分察也。’又《在宥篇》:‘浑浑沌沌;’郭注:‘浑沌无知。’与下‘昏昏’、‘悶悶’相应。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4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沌沌兮’三字连上文‘我愚人之心也哉’为句,与四十九章‘圣人在天下,歙歙焉’,句法一律。‘沌沌兮’,形容圣人浑沌无知也。按:‘俗人’与‘衆人’谊同,亦指普通之人君而言。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作‘純’是也。《易传·文言》:‘純粹精也;’崔觐注:‘不杂曰純。’景龙碑本‘純純’,室町本作‘沌沌’义同。《庄子·山木篇》‘純純常常,乃比於狂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6_高亨
高亨云:“‘衆’字,王本原作‘俗’,河上本作‘衆’。今据改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7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惷憃”,“惷”(chǔn尺尹切)上古昌纽文部【t*iwan】,愚蠢浑厚无知之义。《说文》:“憃,厚也。”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寡人憃愚,前计失之。”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8_王弼
又,王弼注云:“‘沌沌兮’,无所别析,不可为名;‘俗人昭昭’,耀其光也。”释德清云:“然我无知无我,岂真愚人之心也哉?但只浑浑沌沌,不與物辨,如此而已。故‘俗人昭昭’。‘昭昭’,谓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9_王雱
王雱云:“沌沌,似愚而真智之极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21_清世祖
清世祖云:“‘沌沌兮’,浑然无知。夫人惟自見其长,则若有餘。而圣人则包举万物,而实空洞无物,则超然若遺矣。将谓是愚人之心也欤?何其浑沦无知也。‘昭昭’,矜智巧也,故人見明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臀呵鬻人蔡蔡”,损掩“我獨若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“”作“冒”;“兮”字误译为“呵”,今还原;“察察”假作“蔡蔡”(上古“察”和“蔡”皆为月部字),《...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我獨若昏’,陈(象古)作‘昏昏’。”水海按:古棣误谓“陈碧虚本作‘昏昏’”,而不此“陈”指“陈象古”者也。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我獨若昏,‘俗人皆察察’,河上公及诸家省‘皆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4_薛蕙
薛蕙云:“‘我獨若昏’,‘若昏’,一作‘昏昏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20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‘昭昭’者,聪明外露,谋虑多端之谓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察察’,古本作‘皆詧詧’。‘察’,苛细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6_纪昀
纪昀云:“‘我獨昏昏’,按:‘昏昏’,河上公注本作‘若昏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林作‘我獨昏昏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8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王弼作‘我獨昏昏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吴作‘昏昏’。馆本作‘昏’。成疏云:‘韬光匿耀,故若昏也。’则成作‘若昏’。赵写同。依下文例,当补一‘昬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0_奚侗
奚侗云:“‘昏昏’,诸本作‘若昏’,句法不协,兹从王弼本。《庄子·在宥篇》:‘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”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查道藏王弼本及诸本均作‘若昏’,惟浙江书局刊王弼本作‘昬昏’。以文谊而论,作‘昬昬’者,是也。下文弼注:‘无所欲为,悶悶昬昬,若无所识。’可证《老子》古本作‘昬昬’,不...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衆人察察’,‘衆’字王本原作‘俗’,河上本作‘衆’。今据改。按:河上‘俗’字作‘衆’是也。本章皆‘衆人’与‘我’对言,即其证。以前后文例之,‘人’下并当有‘皆’字。‘察...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若”,乙本作“若”,通行本作“若昏”。“”,当为“圈”字的异构。“圈”(hūn呼昆切),上古晓母文部【xuen】,守门者,多以受刑者充当。《说文·门部》:“閽,常以昏...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1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俗人察察’,分别别析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