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89页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马氏之说是,帛书甲、乙本正作“自今及古”。宋张太守汇刻四家(唐明皇、河上公、王弼、王雱)注本引王弼注云:“故曰: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’也。”正与范氏所见王弼本相合。且汉代严...
0517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7_范应元

范应元注云:“道本无名,然天地人物非此则不能生,故其生天地人物之名,自今及古,自然不去,以閲衆始也。”
0488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父”作“仪”(為“父”的异体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作“父”;帛书乙本同此句。今从乙本。想尔本、索洞玄本、遂州本、馆本此句作“以閲終甫”。其他诸通行本皆作“以閲衆甫”。
03914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2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、遂三本‘衆’作‘終’,衆、終古音通。”水海按:景龙本作“衆”而不作“終”。此误校。
05010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3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‘甫’与‘父’通。‘衆甫’者,‘衆父’也。四十二章:‘我将以為教父;’河上公注曰:‘父,始也。’而此注亦曰:‘甫,始也。’然则‘衆甫’即‘衆父’矣。一章:‘有名万物之母...
0545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4_劳健

劳健云:“古‘衆’字通作‘終’,则知‘衆甫’即‘終始’之义。旧注或解為衆有万物群美者,皆失其旨。”
0738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梁启超曰:‘閲同説。’按:馆本‘衆(简体作众)’作‘終’,‘衆’、‘終’古通。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‘衆皆若是’,郑注:‘今文衆为終。’《春秋·僖公十五年》、《左传》‘八月...
0295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胡适曰:‘王弼注曰:以无名説万物始也。《释文》出説字曰:一云悦。似王本閲作説。’锡昌按:《释文》所出‘説’字,系王注以‘无名説万物始也’之‘説’,实为‘閲’字之误。(宋...
03610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7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‘閲’,犹出也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‘万物之总,皆閲一孔。百事之根,皆出一門。’言皆出于一之孔,皆出于一之門也。《俶真训》:‘天之所覆,地之所载,六合所包,阴阳所呴,雨...
0337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馆本(旧存北京图书馆《唐人写本残卷》)亦作‘終’。作‘終’非。‘閲’字古文训‘总’,大田晴轩引《列子·仲尼篇》:‘閲弟子四十人同行。’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‘万物之总...
0329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10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以順衆父’,通行本作‘以閱衆甫’。——‘父’、‘甫’通假。‘衆甫’,王注:‘物之始也。’而‘閲’训‘容’。其义為‘以容万物’。然甲、乙本皆作‘順’。许书‘理也’。其说...
03011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以順衆父”(甲本“仪”,同“父”)。“順(简作顺)”,循從,依從。《释名·释言语》:“順,循也,循其理也。”《广韵·稕韵》:“順,从也。”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:...
03313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
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以顺衆父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以閲衆甫’,遂州本作‘以閲終甫’。《释文·释言语》:‘順,循也,循其理也。’《易经·说卦》:‘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...
05411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12_想尔注

想尔注云:“道有以来,更閲終始非一也。甫者,始也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父”作“仪”,夺“也”字,其他文字同;乙本“然”后有“也”字。今从乙本。今诸通行本“父”皆作“甫”。傅奕本、范应元本“何”作“奚”,“也”作“哉”,谓“吾奚以知衆...
0381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狀’、‘哉’,河上一本直云‘吾何狀也’。”
0476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奚’字,古本。‘此’者,谓真道也。老子自谓‘吾奚以知衆始之所以然哉,以此真道也’。”
038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奚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何’。李约无‘哉’字。”水海按:李约作“吾何以知衆甫之然?以此。”
04610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之然’,御注、今河上作‘之然哉’,王弼作‘之狀哉’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6_吴云

吴云云:“‘吾何以知’,傅本作‘奚以知’。”
05414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然’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经幢无‘之’字,馆本、易州无‘哉’字。”水海按:广明本作“吾何以知衆甫然哉?以此。”
034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?以此。’按(唐)李荣本‘哉以此’,作‘以此哉’。‘吾’為圣人之代名词。‘吾何以知衆甫之狀哉?以此。’谓圣人何以知衆人生活之狀况乎?以道而知之也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然也”,王弼本作“狀哉”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然”,而不作“狀”,因“狀”字与“然”字形近而讹(古“然”字作“肽”。《说文》:“肰,读若然。”王筠《说文释例》:“...
0448

《老子》21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容、從韵(东部),物、惚韵(脂部,惚呼橘反),恍、象韵(阳部),惚、物韵(脂部),冥、精韵(耕部),真、信部(真部,信平声),去、甫韵(鱼部)。高本汉“自古及今”...
041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11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此’,上之所云也(即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’)。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?以此知之也。”
02612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吾何知万物本始皆禀于道,道必度閲之,令达其生成用然哉?答云:‘以此甚精、甚信,凡今万物皆稟生成,故知之尔。”
0347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13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作為哲人的老子,自我称述说:我怎么知道万事万物的終极原因是什么样子呢?就是根据其显现為道的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啊!这是由于普遍性寄寓于个别性,个别性体现着普遍性。万事万物,...
05110

《老子》21_音韵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冥、精、真、信两句相叶。魏建功谓此四句,当注意其相叶之可能性,正如‘名’之与‘門’叶,‘盈’之与‘尘’叶(《古音系研究》)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21_音韵_03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順衆父’。古、去、父,皆五部字,為韵。‘自今及古’,义与前‘執今之道,以御今之有’合。则原作之必非‘自古及今’,决矣。”
03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