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67页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芴兮芒兮,中有象兮’,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,别本作‘其中有象’。今從古本。”
0289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惚兮怳兮,其中有象’,一‘其’字上无‘兮’字;一无‘其’字,句末有‘兮’字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惟恍惟惚’,陆:王弼作‘怳’。纂微诸本‘惟’并作‘唯’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’,按:此二句,一本在下二句之下。”
03115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怳’、‘惚’,古本并作‘芒’、‘芴’。”
04015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作‘怳兮忽兮,其中有物!忽兮怳兮,其中有象!’倒者,非也。顾欢作‘忽怳,中有象!怳忽中有物!’明皇作‘忽兮怳兮,中有象!怳兮忽兮,中有物!’时雍则‘有物’、‘有象’下...
04015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芒’,河上作‘恍’,王弼作‘怳’。‘芴’,河上作‘忽’,王弼作‘惚’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忽恍,中有象;恍忽,中有物。’顾欢与此同。御注作‘忽兮恍,其中有象!恍兮忽,其中有物!’河上作‘忽兮怳兮,其中有像!怳兮忽兮,其中有物!’本或二句互倒。王弼与河上同,...
04413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作‘唯恍唯忽’。赵亦作‘忽’。吕同王弼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作“惟恍惟忽”。
04415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道藏王本二‘惚’字皆作‘忽’,《释文》出‘怳’字,知王本作‘怳’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作‘惟怳惟忽’,白作‘惟恍惟忽’,馆卷作‘惟慌惟惚’,易州作‘唯恍唯忽’,臧疏、赵秉文、潘、张之象、馆本、磻溪并作‘惟恍惟惚’。《魏志·常林传》注引《魏略·沐并豫...
0488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释德清‘恍’作‘怳’。顾本作‘惟怳惟惚’。陈象古作‘惟恍與惚’。《说文》有‘怳’、‘忽’,无‘恍’、‘惚’。‘恍’、‘惚’当為‘怳’、‘忽’之假。按:‘恍’、‘惚’犹‘...
0326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道藏王本‘惚’作‘忽’。《释文》出‘怳’字,知王本作‘怳’,《头陀寺碑文》注引《老子》作‘怳’,王注亦作‘怳’。《抱朴子·地真篇》引‘老子曰’与河上本同。英伦本与御注同...
0289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10_高明

高明云:“‘道之物,唯恍唯忽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’。按‘道之為物’与‘道之物’,经义有别。句中‘之’字在此有两解:一、假‘之’字為‘是’。《经传释词》:‘之,...
04215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按帛书甲、乙本,当作“道之物”。“之”,动词,相当于“為”,作為、作之义。吴昌莹《经词衍释》卷九:“之,犹為也。《孟子》:‘欲其子之齐语也。’言欲子為齐语也。‘贼仁者谓之贼...
0467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7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《尔雅·释言》:‘孔,甚也。’河上注:‘孔,大也。’二谊相近。‘德’為‘得’字之假,景龙碑本作‘得’,正用本字。《广雅》:‘容,法也。’《吕氏春秋·士容篇》:‘此国士...
0448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8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《尔雅·释诂》:‘弘、宏、洪、穹,大也。’《诗经·白驹》:‘在彼空谷。’毛传:‘空,大也。’《四牡》:‘四牡项领。’毛传:‘项,大也。’《吕氏春秋·爱类篇》:‘名曰鸿水...
05814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唯’字,诸王本作‘惟’,道藏王本作‘唯’。‘孔’,甚也。《尚书》‘六府孔修’,《史记》作‘甚修’。‘甚’有盛义,‘孔德’犹言盛德。此言盛德之容,惟道体之是從也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3_江有诰

江有诰云:“悶,莫困切。按古有平声,当與魂部并收。《老子·異俗篇》:‘我獨悶悶;’與‘昏’叶。《顺化篇》‘其政悶悶’,與‘醇’叶。”(《唐韵·四声正·二十六慁》)
0386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10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孔’:甚,大。‘德’:‘道’的显现与作用為‘德’。‘容’:动作,样态。王弼说:‘动作從道。’按依高亨的说法,‘容’可以今译為运作。苏辙说:‘道无形也,及其运而為德,则...
03311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又一说,江有诰以‘牢’非韵。谦之按:‘牢’,古音读若釐。江永《古韵标准》平声第十一部曰:‘牢,郎侯切。按牢,古音如此,故《释名》云:留,牢也。《老子》:衆人熙熙,如亯太...
05213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此两句之训解,衆说纷纷,未有确诂。河上公注云:“孔,大也。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,能受垢浊,处谦卑也。唯,独也。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,独從于道也。”唐玄宗注云:“孔,甚也。從,...
0386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5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泊’、‘兆’为韵,鱼宵通谐也。”古棣云:“采高亨说。‘泊’入鱼部,‘兆’入宵部,鱼宵可以通谐。”按:孔广森、王念孙、汪有诰、章炳麟等鱼部包括铎部。按王力三十部韵,“泊”...
0399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“朢”作“整”(“朢”的或体);乙本前句同,后句“物”作“沕”。邢玄本“之”后有“於”字,“朢”作“恍”,“物”作“惚”,谓“道之於物,惟恍惟惚”。今诸...
02614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6_徐梵澄

徐梵澄云:“‘我獨遺’,與上‘歸’字为韵。较通行本五字句‘而我獨若遺’稍胜。古本无‘而’字,为四字句,稍逊。义无变,所微变者节律,治古诗者於此微细处能辨之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怳’,况往反,又呼广反。”
0269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絶學,无憂。”學【xeeuk】,觉部;憂【ǐeu】,幽部;觉部【euk】和幽部【eu】,主要元音相同,可以对转,觉幽通韵,學、憂押韵。 本章韵读:學,觉部;憂,幽部,觉幽通韵。“唯與...
04010

《老子》20_今译

杜绝诈圣伪智假仁假义巧利之学,才能没有忧患。应诺(是)与喝叱(非),这相差多少?美和恶(丑),这又相差多少?人所畏惧的人,也不可以不畏惧人。(这些对立的两极是不断变化的,决定和影响...
0439

《老子》20_述评

绝学“不真”和“不合道”的圣、智、仁、义、巧、利,即可达到“无忧”的境界。这就是章旨。 《老子》曾说:“明白四达,能毋以知乎?”“知人者,知也;自知者,明也。”(以上《道篇》)“不...
04512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景龙本“德”作“得”,谓“孔得之容,唯道是從”。李约本、明太祖本、《永乐大典》本“是”作“之”,谓“孔德之容,唯道之從”。其他诸本皆同...
042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