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81页
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5_俞樾

俞樾云:“‘沖’,假为‘盅’。”
04910

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人谓王者也,所以云人者,谓人能法天地生成,法道清静,则天下归往,是以為王。若不然则物无所归往,故称人以戒尔。為王者当法地安静,因其安静,又当法天生化,功被物矣。又当法...
0405
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見賢也”,损掩“若此其不欲”五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其他诸本无“若此”二字。严遵本无“其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不欲見賢”。顾欢本“...
0287

《老子》45_05_校笺_05_严灵峰

严灵峰云:“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‘众人之用神也躁,躁则多费;多费之谓侈。圣人之用神也静,静则费;少费之谓啬。’亦‘静’、‘躁’对言。《孙子·军争篇》云:‘以治待乱,以静待譁。’《淮...
0388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、赵‘君子’作‘聖人’。各本无‘其’字。”
02610
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'六朝残卷作'天下莫柔弱於水,言水柔弱,而攻堅强者莫知能勝',按'言水柔弱'四字似注文。'天下莫柔弱於水',赵写同此。···磻溪、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臧疏、柰卷作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...
0536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卻走馬以糞’,古本‘糞’作‘播’。吴幼清本作‘以糞車’。”
0498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如之何萬乘之主,而以身輕天下’,古本。‘乘’,去声,車数也。天子畿内,地方千里,出車萬乘,故曰‘萬乘之主’。谓君子犹不敢離‘重’与‘静’,如之何為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...
02814

《老子》78_04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'易州、卷子成疏、臧疏、潘'不知'作'能知'。赵写无'之'字。'
0457

《老子》46_04_校笺_03_成玄英

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禍即罪之深重者也。言心贪前境,不知厌足害人损物为罪日深,非唯災及一身,亦乃禍延三族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26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根、君韵(文部),行、重韵(阳、东通韵,重叶宅王反)。觀、然韵(元部,觀音涓),主、下韵(侯、鱼通韵,主叶音渚)。臣、君韵(文、真通韵)。
08914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''能受国之垢,是為社稷主;能受國之不祥,是為天下王',各本无两'能'字。傅奕'主'上、'王'上有两'之'字。此并从《淮南子》。'
0497

《老子》46_述评

这一章节主要表现了老子反对战乱的思想。 前四句老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,表示他对战乱的深厌痛绝。天下有道,社会安定,“却走马以粪”,人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。天下无道,兵荒马乱,“戎马生于...
0247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开元石刻‘謫’作‘讁’,俗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'古者聖人執左契,合符信也。无文书法律,刻契合符以為信也。但刻契為信,不責人以他事也。'
0539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王同古本,则范见王本作‘题’,当据改。《文子·精诚篇》同此(即作‘少’)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03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楗’,其偃反,距門也。”
0848
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'唯天道平施,而與善不欺,故司契清静者,天福其善,则吉无不利。立法残伤者,天降以殃,则孳不可逭,岂非皇天无親,唯德是辅者乎?'
02811

《老子》47_今译

(把握住道的运行规律和法则,)不从门户走出,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;不从窗口向外窃视,就能了解天象的规律。(这样,没有把握住道的运行规律和法则,)向外走出得越远的人,他就知道得越少。因...
04010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无棄人’,叶‘故’作‘而’。”
05312

《老子》01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一“故”字,其他文字同此;帛书乙本损掩后句,《乙本释文》校补为“以觀其妙”。今前句从帛书乙本,后句则从甲本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恒无欲也’与下句‘恒有欲也’...
0566
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敦煌、御注、庆阳、磻溪、室町、高翻均有‘之’字。罗卷脱第一‘損’字。”
03010
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语,帛书甲本作“故善□,□□之師”,前语损掩“善”后“人”字,后语损掩“之”前“善人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皆已校补;乙本同此两语。今从乙本。想尔本无“故”字,第二处“善人”前有“...
0716
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13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此两者,既同出而異名,又同謂之玄。···细审文义,当是承上两句‘其妙’、‘其徼’而言,也就是说的无名自在之道的微妙与有名为我之道的运行这两个方面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48_音韵_03_水海

水海按:“為學者日益,聞道者日損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无為,无為而无以為也。”損、損為韵,文部。又:益【ǐěk】,锡部,為【xǐwai】、為【xǐwai】,歌部。江永《古韵标准》指出:《老子》...
0367
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6_王先慎

王先慎云:“‘知’,读为‘智’。赵用贤刊《韩非子》本引‘大’作‘太’,误。”
05210
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孟頫本下‘已’字作‘矣’,安素轩石刻本皆作‘已’。”按:元延祐三年赵松雪书《道德经》石刻(今存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)皆作“已”,谓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...
05414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及荣注引经文云:‘不善者吾亦善之,得善;’则成、荣并作‘得’。按:‘德’假为‘得’。”
0409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07_陈柱

陈柱云:“王弼、傅奕本作‘谿’。”
0281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□□□也”,“為而弗志也,成功而弗居也”,第一句损掩“萬物作而弗始”六个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第二句“恃”借作“志”(上古二字皆為之部),《甲本释文》已...
043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