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88页

《老子》50_音韵_02_朱谦

朱谦云:“按:‘三’,古音读若森,《诗经·摽有梅》‘其实三兮,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;’谐今韵。又厚、角为韵。方以智《通雅》曰:‘角,古音禄,《诗经》以叶屋,东方朔以叶足,仲长统以叶俗...
05613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夫’字。”
0388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及《后汉书·黄宪传》注引‘兮’作‘乎’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2_道德真经集注

《道德真经集注》(梁迴序)校语云:“明皇、王弼二本‘命’并作‘爵’。”水海按:《道德真经集注》(梁迴序)本校者所见王弼本“夫莫之命,而常自然”中之“命”作“爵”。
05111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物或歔’,‘歔’音虚,河上本作‘呴’,许具反。”水海按:顾欢本与强思齐本引河上公注文并作“嘘”,一河上公本当作“嘘”。晋朝的王羲之书写河上公本即作“或嘘或吹”,可知古...
0335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吾不知誰之子’,纂微、司马、陈并无‘之’字。‘象帝’,李如字,象,似也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51_08_校笺_03_水海

水海按:范说是也。“玄”,幽深、奥妙。《说文》云:“玄,幽远也。”《玉篇》云:“玄,胡渊切,幽远也,妙也。”“玄德”即幽深、奥妙之德。古棣谓:“‘玄’训远,取玄祖之‘玄’义,故‘玄...
04410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載’,古本作‘培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接’。‘隳’,古本作‘墮’。”
04814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聖人与天地合其德,以百姓比芻狗也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復守其母’,景福本作‘復知其母’,盖涉上二‘知’字而误。····邢玄‘没’作‘殁’。又此章所云,即二十五章所谓‘周行而不殆’之旨。‘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’,即此章...
03413

《老子》29_音韵_04_古棣

古棣云:“下、者、已為韵,‘下’、‘者’二字皆入鱼部;‘已’入之部,此為之鱼合韵。·.·随、吹、羸(音罗)、墮、奢為韵,五字皆入歌部。”又云:“这里说明一下‘奢’字所属韵部的问题。...
0428
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多聞、博赡也。’是成作‘多聞’。二十三章‘希言自然’、四十三章‘不言之教’,‘多言’为‘希言’或‘不言’之反;老子自作‘多言’,不作‘多聞’或‘言多’也。”
03814
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日”為误也。通行本《老子》五十五章云:“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,心使气曰强。”文例与此一律,可旁证《老子》原文作“曰”而不作“日”。《韩非子》引、诸王本皆作“曰”...
0459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古棣说是也。“楚棘生之”,甲本作“楚朸生之”,乙本作“□棘生之”,两本对照、合校,即知作“楚棘生之”。“楚棘”即为楚语物名词。“楚”字,古棣已释,不再赘语。“棘”,扬雄《方...
0357
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7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門’者,指阴阳也。以其一辟一阖、往来不穷而言也。阴阳者,以道之动静而言也。动而曰阳,动极而静曰阴。动极而静,静极复动,开阖不忒,生育无穷。‘根’者,谓天地本于此也。人...
04111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介’,大也。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,故设此言: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,我则行于大道,躬行无为之化。”
0478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‘驕’作‘’。各本‘不’作‘勿’,石田羊一郎‘不’作‘無(今简作无)’。”
02414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故能長久’,王氏《萃编》引邢州本与此同,易州石柱及河上、王弼作‘長生’,非也。”
0285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18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谓大道甚平易,而民甚好行小路,以譬民不由正道,循自然平易处行,乃好施设行险,侥倖以速求名利也。下有甚焉,则上必有好者。苏曰:‘大道甚夷,无有险阻。世之不知者以为迂缓,而...
0489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‘是謂非道,非道早已’,开元、至元两‘非’字作‘不’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无私’者,无为于身也。‘身先’‘身存’,故曰‘能成其私’也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53_06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資貨有餘;’是强、荣并作‘资貨’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6_王念孙

王念孙云:“按:‘善’、‘飾’二训,皆於义未安。古所谓兵者,皆指五兵而言,故曰:‘兵者不祥之器。’若自用兵者言之,則但可谓之‘不祥’,而不可谓之‘不祥之器’矣。今按:‘佳’,当作‘...
03215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處’,一本作‘居’。‘惡’,乌路反,注作‘同’也。‘幾’,音机,近也,又一音祈。”
0585

《老子》53_音韵_04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知,支部,懈,锡部,支锡通韵;畏,微部,夷,脂部,微脂合韵。除、蕪、虚、餘、竽,鱼部,道,幽部,鱼幽通韵;采,之部,食,职部,之职通韵。(竽,鱼部,也,之部,之鱼合韵。)
04011
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8_明太祖

明太祖云:“此言兵凶事也,左乃生气之方,故君子居左,以其生气也。右乃属金,金主殺伐,故用兵居右是也。”
03714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《永乐大典》作‘政’。‘政’、‘正’古通用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同傅奕,无‘於’字。”水海按:庄达吉本《淮南子》引无“於”字,汪一鸾本《淮南子》引有“於”字。毕说不确。
04715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7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校為“銛襲”為是。《甲本释文》与《乙本释文》校注谓“銛”读為“恬惔”,误也。“銛(xiān)”,锋利。《玉篇·金部》:“銛,利也。”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銛,利也。”《正...
05213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殖’,甲、乙本皆作‘植’,《说文》无‘植’字,疑为‘殖’字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殖,积也。’殖即积累的意思。‘已’,止也。”
03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