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9页
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6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光照外也,既即照而忘韬光晦迹歸明于昧,故云‘復歸其明’也。下文云‘光而不耀’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皆无‘故’、‘矣’二字,陆希声有‘故’、无‘矣’。”
0588

《老子》06_03_校笺_04_于省吾

于省吾云:“按:旧多读‘勤’如字,洪颐煊读‘用之不勤’之‘勤’为‘廑’,训为弱少。用之弱少,不辞甚矣。‘勤’应读作‘覲’,金文‘勤’、‘覲’并作‘堇’。《宗周钟》‘王肇遹省文武堇彊...
04610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8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挈’,甲本作‘挥’,乙本作‘介’,其他诸本皆作‘介然’。···应作‘挈’。‘撵’即‘挈’。挈,提也,《说文》:‘挈,悬持也,从手,韧声。’”水海按:“挈”之义,引申为...
0326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唐玄宗、任法融之注疏、释义,大致符合《老子》之旨。其中,对於“矜”的解释,按通语训解为“矜夸”、“逞能”,还有释为“矜大”(河上公注)、“夸大”(杜光庭注)、“自恃”(魏源...
02713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

李嘉谋云:“天不爱其施,地不爱其生,是谓不自生。不自生,万物恃之以生,故能長生。此天施地生之道,所以未尝一日息也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作“蕪”,因“苗”与“蕪”义通,遂州本、武内敦丁本才作‘苗’。朱说是也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‘朝甚除’,高台榭,修宫室;‘田甚蕪’,农事废,不耕治,失时也;‘倉...
04011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五十五章亦有此三句。‘不道’难通,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王冰注:‘所謂物壯則老,謂之天道者;’疑所见本作‘是謂天道’,‘天’误为‘不’耳。然‘不道早已’如改作‘天道早已’,...
0459

《老子》07_05_校笺_04_薛蕙

薛蕙云:“夫聖人之无私,初非有欲成其私之心也,然而私以之成,此自然之道耳。如欲成其私,即有私也。未有有私,而能成其私者也。程子有云:‘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。’予尝以其言为然,乃今观...
03215
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盗誇’,纂微、苏、程‘誇’作‘夸’。邵‘盗’作‘道’,非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2_郑良树

郑良树云:“帛书《老子》作‘夫兵者,不祥之器’,根本就没有‘佳’字;大概古本《老子》一本作‘夫兵者’,一本作‘隹兵者’,‘夫’与‘隹’皆虚字助辞(隹,今作‘唯’),其后‘隹’改作‘...
03912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陆所谓‘下同’者,当泛指别章言。陆於别章‘惡’字,有不出音者,如二十章‘善之与惡’,是也。有出音者,如二十四章‘物或惡之’,是也。马氏不明陆氏‘下同’之意,擅谓经文应重...
0427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‘褒’作‘抱’,非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刘之说是也。《文子·微明篇》引作‘非君子之寳’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曰:‘兵者,不祥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’释慧皎《高僧传》的《八义解论》曰:‘兵者,不祥之器,不获已而用之...
0357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11_苏辙

苏辙注云:“圆必旋,方必折,塞必止,决必流,善信也。”余培林云:“‘信’,诚信的意思。水并不言,但水能照人,功用相同於言。水照人时,美丑妍媸,各如其形,这就是‘信’。有德之人,所说...
0515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10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五句‘修之’下,河上、王弼本皆有‘於’字,帛书乙本无‘於’字,与《韩非子·解老》合,盖原文如此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若美之,是樂煞人’,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’。‘煞人’,各本作‘殺人’。”
0416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4_吕吉甫

吕吉甫云:“持所以防溢,而盈之则重溢也。如欲勿溢,则如勿盈。故曰:‘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’”
0448

《老子》54_07_校笺_07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其德乃溥’,傅本如此,帛书乙本作‘乃博’,许抗生说:‘溥、博形似而误。’(所据为许书初版本)许说是。乙本所据本当作‘溥’。其他各本皆作‘普’。‘普’、‘溥’通用,但在上...
0498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01_校勘

以上三句,前句“偏”,甲本假作“便”(上古“偏”為真部,“便”為元部,真元旁转而合韵,二字同韵,此為叠韵通假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后两句同此。乙本第一句与第三句皆同此,第二句“上...
0377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而驕’,御注作‘而憍’。”
0449
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’,古本作‘含德之厚者,比之於赤子也’。”
04514
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卷二七○引作‘戰勝,以喪禮處之也’。”
03214

《老子》09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而盈之,不若其已。揣而鋭之,不可長葆也。金玉盈室,莫之能守也。貴富而驕,自遺咎也。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”已【ǐe】,之部;葆【peu】,幽部之幽合韵,已、葆为韵;守【cǐeu】...
03112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筋柔’,‘筋’,居勤反;‘筋’者俗。”按:《玉篇》云:“筋,俗筋字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樸雖小,天下不敢臣’,一无‘樸雖小’,古本作‘莫能臣’也。”又云:“以其未彫未琢,故谓之‘樸’。以其曰希曰微,故谓之‘小’。···一为萬主,而萬为之賓,又孰有臣樸者哉?...
05211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‘氣’作‘炁’,嵇康《难张辽叔宅无吉凶摄生论》曰:‘專氣致柔;’盖本此文。则嵇所据本亦作‘致’。王弼注曰:‘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?’臧疏引节解曰:‘大道流布,若婴兒...
03710
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07_俞樾

俞樾云:“‘歎’,即‘嗄’之异文。扬雄《太玄经·夷》‘次三日,柔婴兒於號,三日不嚘’;是扬所见《老子》作‘嚘’也。”
04415

《老子》32_04_校笺_0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此句甲、乙本作‘以俞甘浴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以降甘露’。今据改。”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以俞甘洛”,许氏误记。
04115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乙本‘啓闔’,王本作‘開闔’。按:‘啓’、‘開’二字之别,系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,而改‘啓’为‘開’。”
02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