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13_古棣
古棣云:“应作‘出言’。‘言’字與下句‘視之不足見’谐韵,作‘出口’误。唐以后各本,作‘出口’者,乃后人据河上公注本而误改。帛书甲本、乙本皆作‘故道之出口也,曰’,许抗生从之,误。...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09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吾不知其名,故强字之曰道’,傅奕本如此,傅本‘强’作‘彊’,古本一字,从通行本。通行本和帛书甲本、乙本作‘字之曰道’,无‘强’字。按:傅奕本符合《老子》原貌。第一章说‘...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11_古棣
古棣云:“余则基本上从高亨句读,而略有变通。劳健以‘名’與‘臣’、‘賓’诸字为韵,而断‘道常无名’为句,但不能成立。(一)此章第一段为疏韵,皆两句一韵,‘臣’、‘賓’、‘均’为韵,...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2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天下’之上,傅奕本、范应元本、帛书乙本(甲本缺文)有‘夫’字,范注:‘夫字,阮籍同古本。’‘夫’乃发语词,有之,于文气為长。劳健断‘夫’字属上句读,他说:按此‘夫’字,...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6_古棣
古棣云:“作‘門’,与‘先’为韵,作‘死矣’則失韵。故从傅奕本、范应元本。”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12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故’字,如作联系词确误,可能是错简之后,传抄者為使之与上文联接而加‘故’字,其实在内容上是无法联结的。作為独立一章之首段,不应是联结词‘故’字,而应是发语词。‘故’字在...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2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是以聖人終日行,不離輜重’,传世各本大都如此。‘終’字,帛书甲本作‘衆’,显然是误书;乙本作‘冬’,当是《老子》故书,上古字少,以‘四时尽’之‘冬’字代‘終’。‘輜重’...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6_古棣
古棣云:“应以无‘也’字为是。其韵例与《诗经·麟之趾》一样,‘言者不知’的‘知’,与上句‘知者不言’的‘知’谐韵,读起来在‘知者’处停顿,拉长声调,所以不应有‘也’字。··这两句话...
《老子》56_02_校笺_03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塞其兑,閉其門’,五十二章出现过,该章是讲认识论的,这两句是应有之文。此章,参看下文可知也应有这两句,不能一见有两句重出,就断言一定有一处是衍文或错简,而应具体分析。”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6_古棣
古棣云:“高亨说:‘則读为贼,則、賊古殆一字也。《说文》:則,等画物也,从刀从貝。籀文作鼎,等画物之义,它书无证。而法則之則,实借为式耳。則即古賊字,从刀从貝,謂以刀毁貝也。与败同...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7_古棣
古棣云:“‘繩’,帛书乙本作‘’(甲本缺文)。‘’即‘繩’字之误。‘繩約’,即繩索。《说文》:791道篇校笺译评‘繩,索也;’‘約,纒束也;’是‘繩’、‘約’皆謂用丝繩捆物也。···...
《老子》51_01_校笺_06_古棣
古棣云:“高说有理。的确‘物形之,勢成之’义不可通。按之《老子》全书,此处‘之’字当指‘物’,‘物形物’不成话。帛书甲本、乙本皆作‘物刑之而器成之’,许抗生从帛书,把这四句今译为:...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20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或接或墮’,《老子想尔注》本及唐景龙碑、唐人写本残卷丁本、遂州龙兴碑、李荣《老子注》本皆如此(景龙本作‘隳’——引者);王弼本‘接’作‘挫’,河上公本作‘载’,帛书甲本...
《老子》24_音韵_03_古棣
古棣云:“行、明、章、功、長、行六字押韵,通常‘功’入东部,其余五字皆入阳部。按现在公认的说法叫作东阳合韵。实际上在楚音中‘功’字也入阳部。”
《老子》37_音韵_04_古棣
古棣云:“第二句(‘王侯若能守之’)亦句中自為韵,‘侯’、‘守’為韵,二字入侯部。”
《老子》28_音韵_03_古棣
古棣云:“雌、谿、谿、離、兒為韵。江晋三《老子韵读》认為是歌支通韵,離入歌部,雌、谿、兒入支部。按:楚音‘離’字入支部,读若黎。”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5_古棣
古棣云:“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‘乾坤幾乎息矣;’《礼记·乐记》:‘知乐则幾於礼矣;’《庄子·渔父篇》:‘幾於不免矣;’《吕氏春秋·大乐篇》:‘则幾於知之矣。’此四句的‘幾於’也都是亟...
《老子》31_音韵_02_古棣
古棣云:“此章根据前人考校,删去混入正文的注语,整理如:‘夫唯兵者,不祥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故勝而不美。若美,必樂之。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。夫樂殺人者,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。殺人衆多,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6_古棣
古棣云:“‘相形’,王弼本作‘相較’,‘生’、‘成’、‘形’、‘傾’為韵,《老子》原文必不作‘較’。”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9_古棣
古棣云:“‘介’字,甲本作‘摞’,其他各本,包括乙本,皆作‘介’。旧注,一说‘介’训小;一说训大。蒋锡昌说:‘《列子·杨朱篇》:无介然之虑者;《释文》:介,微也。顾本成疏:介然,微...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2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吾’字,各本作‘我’,唯傅奕本、范应元本作‘吾’。按:应作‘吾’。上古‘吾’用于主位,‘我’多用于受位。”水海按:《老子》此处作“我”为是。在上古汉语里“我”可以用作主...
《老子》05_音韵_04_古棣
古棣云:“‘乎’、‘屈’、‘出’為韵,‘乎’入鱼部,‘屈’、‘出’入物部,两者元音相同,故可协韵。”又云:“‘窮’、‘中’為韵,二字皆入耕部。”水海按:鱼部【a】和物部【kYwet】,两...
《老子》07_音韵_03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天長地久,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私,故能長久’,‘久’、‘久’、‘私’、‘久’为韵,‘久’、‘私’皆入之部。”水海按:“私”字入脂部【ei】,“久”字入之部【】。古...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8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古之所謂‘曲則全’者,豈虚言也哉?’第一句,帛书乙本缺‘則’字,作‘曲全’,显然是抄漏了。‘豈虚言也哉’,傅奕本、范应元本如此;河上公本、王弼本无‘也’字;想尔本作‘豈...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9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域中有四大’,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‘國中有四大’。按:作‘國’字显系传抄之误。陈柱训‘域’為宇宙是有道理的。《老子》中虽没有宇宙这个词,但包举一切的意思还是有的,这里说的‘...
《老子》27_音韵_05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人无棄人’,两句押‘人’韵,‘人’入真部;‘常善救物,故物无棄物’,两句押‘物’字韵,‘物’字入物部;‘是謂襲明’一句无韵。”水海按:前文已考证《老...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8_古棣
古棣云:“‘重為輕根’以战争的重車、輕車為喻,以明聖君驾御臣下的权术。春秋車战,兵車分为輕車、重車。輕車又称攻車,作战时處於前线,攻击敌人,因其不载物,輕便,故称輕車。重車又称輜車...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9_古棣
古棣云:“‘用之不可既’,吴昌莹《经传衍释》:‘既,猶终也。终训为既,则既自可训为终矣。’吴氏从《诗经》、《左传》、《礼记》引七例,此处不备列。训‘既’为‘终’可信。裴学海《古书虚...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0_古棣
古棣云:“朱先生此说,如謂景龙碑确实作‘以道作人主者’,则是;如以此来改《老子》则非。据吾所见,传世各本以及帛书甲、乙本,皆作‘以道佐人主者’(帛书无‘者’字,以有‘者’字于义为长...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16_古棣
古棣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’,乙本作‘欱’,‘欱’、‘’当是‘翕’的古异体字。河上公古本(即王羲之本)作‘惵惵’,伪河上注传本有的作‘怵怵’,有的作‘淡淡’(见陆德明《释文》)。”水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