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侯王’,古本作‘王侯’,下同。‘天下貞’,一作‘正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’,《韩非子》及古本作‘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’。”
《老子》80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甘其食’,古本上有‘至治之極民各’六字。‘安其俗’,‘俗’一作‘居’。‘樂其業’,‘業’一作‘俗’。”按:焦氏《老子翼》卷六引经文作“安其居,樂其俗”。其书卷八《考异》...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其猶張弓乎’,古本作‘其猶張弓者歟’,邵‘猶’作‘由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處衆人之所惡’,古本‘處’作‘居’。‘故幾於道’,叶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‘處’,上声。‘惡’,去声。‘幾’,平声。”
《老子》16_1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王乃天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生能天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失者,同於失’,古本作‘從事於失者,失者同於失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不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不名有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功成不名有”,而《考异》引经文作“功成不居”。
《老子》42_10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教父’,古本作‘學父’。”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圖難於其易’,古本‘難’下有‘乎’,下同。一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古之極’,古本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故有无相生’,龙兴碑无‘故’字。傅奕、古本‘相’上并有‘之’字。‘倾’,不平也。‘生’、‘成’、‘形’、‘傾’、‘和’、‘隨’,皆以喻美惡、善不善相形而有。”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及吾无身’,古本作‘苟吾无身’。‘吾有何患’,古本下有‘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善’,古本作‘美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呴’,陆、王弼作‘歔’。一作‘嘘’。古本作‘噤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邦’,一作‘國’。‘邦’原作‘國’,今从韩非本。”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為學’、‘為道’,古本下有二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恃’,一作‘輔’,非。既曰自然也,而又輔之,非自然也。今从韩非本。”又云:“‘不敢為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无狹’,一作‘无狎’。”
《老子》04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紛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忿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渾兮其若濁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(无‘兮其’二字,)作‘混若濁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怳’、‘惚’,古本并作‘芒’、‘芴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,古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‘樂’,去声。”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开元本无‘一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人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人之迷也,其故以久矣’。一作‘民之迷,其日固久’。”水海按:凌瀛初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无“日”字,而乾道本和道藏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...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相望’、‘相聞’,近也;‘至老死’,久也。近而且久,不相往来者,各足故也。道足,则无事咨询;财足,则不相乞假。‘使民至’,一无‘使’。‘而不相往來’,一无‘而’,‘相’...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6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’,古本作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善仁’,古本作‘善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不知有之’,一作‘下知有之’。今从吴幼清本。”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’,古本无‘同’、‘樂’二字。下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