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其善下之’,古本‘下’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知此两者,亦楷式’,古本作‘常知此两者,亦楷式。’”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國之福’下古本有‘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其智多’,古本作‘以其多智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國之賊’下古本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恃’,一作‘輔’,非。既曰自然也,而又輔之,非自然也。今从韩非本。”又云:“‘不敢為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復衆人’,古本‘復’上有‘以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常於幾成’,一‘於’下有‘其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8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千里之行’,一作‘百仞之高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聖人无為’,一上有‘是以’,一无‘聖人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豪’,一作‘毫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九成’,一作‘九層’。”又云:“‘成’,一作‘層’。今从傅奕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脆’,此芮反。‘判’,一作‘破’。”又云:“‘易判’,‘判’一作‘泮’,一作‘破’。”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故終无難’,古本下有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輕諾’、‘多易’,古本下各有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圖難於其易’,古本‘難’下有‘乎’,下同。一无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天下難事’,‘難’上亦有‘之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坐進此道’,古本作‘進此道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奥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故大者宜為下’,一无‘故’;一作‘為之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7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’,一作‘天下之交牝’。”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以静為下’,古本作‘以其静,故為之下也’。司马作‘以其静,為之下’。一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聖人亦不傷之’,一作‘傷人’。以下‘德交归焉’观之,作‘之’为是,‘之’指神而言也。”又云:“‘聖人亦不傷之’,韩作‘不傷民’。”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6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柢’,一作‘蔕’,花趺也。”水海按:“趺”(fū),花萼也。“柢”,《说文》謂“木根”,即树的主根。徐锴《说文系传》云:“华(花)叶之根曰蒂,树之根曰柢,音同也。”显然...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莫若嗇’,‘若’,一作‘如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劌’,纂微作‘穢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人之迷也,其日固久矣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人之迷也,其故以久矣’。一作‘民之迷,其日固久’。”水海按:凌瀛初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无“日”字,而乾道本和道藏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...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’,《韩非子》及古本作‘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缺’,残缺也。一作‘’,,失望貌。以其察察,宜无不及,故之望之,而卒失望也。”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我无欲而民自樸’,河上本此下有‘我无情而民自清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