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运贤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偷’作‘渝’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魏都赋注》引作‘古之士’。”
02610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8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作‘謂之不道’。”
0408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1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按‘荒’借为‘巟’。《说文》引《周易》‘包’,今《泰卦》作‘包荒’。《释文》云:‘荒,本亦作巟。’此‘荒’、‘巟’古通之证也。《说文》:‘巟,水广也。’引申为凡大之称。...
04111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0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颜延之《庭诰》文用此文,作‘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是謂襲常’。”
0489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初学记》二十三引作‘吾不知誰氏之子’。”
04010
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3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治要》引作‘執者失也’。”
0378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9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意林》引‘歙’作‘噏’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0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策’作‘筭’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8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按:‘於小’、‘為大’对文。‘於小’,猶為小也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‘韩果称為东藩之臣;’《赵策》‘為’作‘於’,是已。”
03412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引无‘以’字。”
05412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2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治要》引此章自‘知其雄’起,讫‘為天下谷’止,独无‘復歸於婴兒’、‘復歸於无極’二句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10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意林》、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深根固蔕’。”
0368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1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轍’作‘輒’,‘迹’作‘跡’。”
0248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‘猶川谷與江海’,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於’作‘與’。”
04815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9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十引‘驟’作‘暴’。”
05114
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魏都赋》注引‘犬’作‘狗’。”
04715
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3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意林》引无此句(指‘失德而後仁’)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31_11_校笺_13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二七○引有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0516

《老子》39_09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太平御览》五四引‘盈’作‘清’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39_08_校笺_03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八八二引‘以’作‘依’。”
03010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9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弊’。”
0588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2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无‘是以’二字。”
0469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9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意林》引‘徑’作‘俓’。”
0378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四三二引‘我’作‘吾’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思玄赋》注引‘以’作‘又’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二七○及六二四引并作‘以政治國’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东京赋》注引作‘以至於无為也’。《御览》六五九引无‘于’字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按:十四章‘听之不闻,名曰希’,是‘希’即无也。四十三章‘天下希及之’,希及之即无及之。七十四章‘希有不伤其手’,希有即无有。則此文希言即无言也。‘自然’即‘道’,‘希...
03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