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54_04共12篇

修之家,其德有余;——(帛书老子校订文)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乃餘’作‘有餘’,宋河上、柰卷、易州‘乃餘’作‘有餘’,罗卷作‘能有餘’。譣河上注曰:‘其德如是,乃有餘庆;’是河上‘有餘’上有‘乃’字。伦谓作‘乃有餘’是。”
04014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赵至坚‘乃’作‘能’。‘乃餘’,赵作‘能有餘’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其德有餘’,众本作‘乃餘’;御注作‘其德能有餘’;《韩非子》与此同。”武内义雄曰:“敦、遂二本‘乃’皆作‘能’。”
04511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8_柳存仁

柳存仁云:“玄宗疏‘其德乃餘’句,‘乃’讹作‘有’;玄宗注本皆不误。又玄宗注本‘修之於’五句,并去‘於’字,徽宗本从之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9_古棣

古棣云:“帛书乙本作‘有餘’,‘乃餘’和‘有餘’于义无殊。但是老子作诗在不妨碍内容表达的原则下力求整齐美,据此应作‘乃餘’。”
03510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10_顾广圻

顾广圻云:“‘脩之家,其德有餘’,傅奕本及今《德经》‘有’作‘乃’。按当作‘乃’,(作‘有’)涉上下文而误。”
02610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王注:‘修之身,则真;修之家,则有餘;’则王本无‘於’字,‘乃餘’作‘有餘’。当据改正。强本成疏:‘故言有餘··故其德能普;’是成‘乃餘’作‘有餘’,(其)餘‘乃’并...
0549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云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其德有餘”。《韩非子》如此文字,说明韩非所见先秦故本作“有餘”而不作“乃餘”。帛书乙本同《韩非子》,不误也。古棣认为作“乃餘”,但在译文时,却又译为“有餘...
0478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4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其德乃餘’,景龙、景福二本‘乃’作‘有’,敦煌本‘餘’上有‘有’字。”
0437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诗序正义》曰:‘《老子》云:修之家,其德乃余···。’无‘於’字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仅残留一“餘”字,其余全损;帛书乙本作“脩之家,亓德有餘”,“修”假作“脩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本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、景龙本作“...
0516

《老子》54_04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室町本‘有’字上有‘乃’字,无上四‘於’字。严遵本‘其德有餘’句,与河上、柰卷同此。”
04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