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洪说与‘牝牡之合’不相应,俞说为长。‘朘’字范同此,馆本作‘酸’。‘朘’盖出《字林》,陆每以《字林》为《说文》,各本作‘峻’。臧疏、易州、馆本、罗卷、寇、赵无‘也’字。...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‘吾得’下有‘執’字,‘也’作‘矣’···‘得’字,彭作‘豈’,各本‘得’下有‘執’字。卷子成疏‘得’上有‘執’字,‘殺’作‘煞’。馆本‘得’上有‘試’字,‘殺...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馆本无‘乎’字。易州‘尚’作‘上’。《理惑论》引作‘天地尚不得长久,而况人乎?’”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臧疏不重‘為天下谿’一句。易州‘常德’作‘常得’,下同。按:‘離’借為‘漓’。”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张嗣成‘所’作‘守’,声近而讹。罗卷、易州、磻溪、赵写无‘也’字,下同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自节养,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,则可以长久。”节解云:“謂不失其一也。...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柰卷‘寡’误作‘寘’,赵写无下‘必’字。‘輕諾’二句,或亦注文误入经文者也,或别章文。”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磻溪、赵写‘誰’上有‘其’字。··按《说文》曰:‘像,似也。’此作‘象’,省。”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此节各本多异。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故從事而道者,道得之’(易州作‘德’)。磻溪(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,)‘於道’上有‘...
《老子》66_04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先民’,易州、磻溪作‘先人’,并无‘必’字。易州、磻溪无‘其’字。赵写‘後’作‘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靖’字、‘而’字同此,无‘澂’字。赵、吴同王本。宋河上无‘止’字。然譣注曰:‘谁知水之濁,止而净之。’则有‘止’字。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并同河上。易州、磻溪、赵写作‘...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’,各本及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并作‘善之與惡,相去何若’。作‘美’是也。”
《老子》51_04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馆本、臧疏无‘道’、‘德’下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3_11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則可以寄天下矣’,范、吴‘則’字同此,馆本、彭、寇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张之象、易州、罗卷并作‘若’,宋河上、臧疏、白、经幢及汪本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乃’,庄本引作‘焉...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樸’,范、宋河上、易州并作‘朴’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臧疏‘襲’作‘習’,各本作‘襲常’。‘襲’、‘習’古通,《周礼·胥师》注曰:‘故书襲為習;’是其例证。此当作‘習’。按:‘遺’借為赠。”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善人之所寳’,各本无‘所’字,柰卷及《治要》引句下有‘也’字。‘不善人之所保’,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之’字,‘保’上有‘不’字。《尹文子·大道篇》引‘保’作‘寳’。伦谓...
《老子》70_01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作‘其易行’。譣弼注曰:‘可不出户窥牖而知,故曰:甚易知也。无为而成,故曰:甚易行也。’盖王亦同此。”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‘道’上有‘故’字。易州、磻溪、馆本同此(指傅奕本无‘故’字)。‘人’字,范同此,各本及《御览》二引并作‘王’。《说文》‘大’字下曰:‘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...
《老子》43_03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罗卷、潘无‘吾’字,罗卷、馆本、易州并无‘之’字、‘也’字,磻溪、赵写无‘也’字。···张嗣成无‘知’字,盖误脱。罗卷、臧疏无‘之’字。譣弼注曰:‘故知无為之有益...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罗卷作‘知多’,各本作‘智多’,无‘也’字。卷子成疏、易州‘知’作‘智’,无‘也’字,‘智’字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广明三年经幢残石本‘已’字作‘矣’。《论语集解》义疏九引两‘皆’字并作‘以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、彭、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失者,同於失’。臧疏作‘失者,同於失’。”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易州不重‘為天下式’一句。‘忒’作‘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虚’借为‘空’,古书‘空虚’连文者,双声联绵词也。其或单言虚者,或借為‘空’,或借為‘虧’,随文读之。《太平御览》八一引《尸子》‘秦不空’,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作‘秦不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‘氣’作‘炁’,嵇康《难张辽叔宅无吉凶摄生论》曰:‘專氣致柔;’盖本此文。则嵇所据本亦作‘致’。王弼注曰:‘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?’臧疏引节解曰:‘大道流布,若婴兒...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河上注曰:‘言道汎汎,若浮若沉。’是河上作‘汎’,并重‘汎’字。今本有作‘氾’者,后人据王本改之矣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注引不重‘汎’字。成疏曰:‘汎汎无系也。’则...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''故聖人之言云',按:六朝残卷无'之'字,磻溪无'之'、'云'二字。柰卷、臧疏'故'字同此。各本作'是以'。臧疏无'云'字。柰卷、赵写无'之言'二字,卷子成疏无'云'字。'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庄本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保’作‘復’。汪本引同此(即傅奕本作‘保’)。《文子·守弱篇》引作‘服’。伦谓‘保’、‘復’、‘服’之幽二类通假也,正当作‘艮’,《说文》:‘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夫樂人殺人者’,按:各本无上‘人’字;易州、罗卷并无下‘人’字。焦竑引古本作‘夫樂人之殺人者’,当作‘夫樂殺人者’。‘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范、吴同此,臧疏、易州、磻...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夫慈,以陳則正’,范同此。各本作‘以戰則勝’,卷子成疏作‘以陳則勝’,旁改‘陳’为‘陣’。馆本作‘以陣則政’。譣弼注上文‘一曰慈’曰:‘夫慈以陳則勝。’是王作‘以陳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