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馆本、赵写及《治要》、《文选·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》注引‘修’并作‘脩’,下同。‘修’是,‘脩’借。各本及《文选·经曲阿诗》注引‘之’下有‘於’字。罗卷上‘其’字...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文子·道原篇》‘則’作‘即’。‘則’、‘即’古书多通用,见《经传释词》。《列子》引‘不勝’二字作‘滅’字,是也。由‘滅’字脱失。读者以弼注中有‘故必不得勝’云云,补‘...
《老子》59_04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、柰卷、易州、白‘克’作‘剋’。汪一鸾本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注引亦作‘剋’。馆本无‘莫’上‘則’字。按:‘克’当作‘勊’,今通作‘剋’。《说文》:‘勊,尤剧也。’‘...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唐写卷子残本、范、白、吴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。易州、臧疏、寇、赵及《类聚》九引同此(指傅本‘涣若冰將釋’)。彭、张嗣成‘冰’下有‘之’字,赵写‘涣’下有‘兮’字。按:‘...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’,寇、赵、吴无‘樂’字。臧疏作‘同於失者,失亦樂失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4_05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论语义疏》三引李充曰:‘自矜者不莊。’李‘長’作‘莊’,声近而误。”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窪’,宋河上作‘窳’。‘敝’,宋河上、易州、磻溪、馆本、臧疏、彭、寇、二赵及《治要》引作‘弊’,张嗣成作‘蔽’。”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潘静观本作‘太上不知有之’。各本及《文选·华林园集诗》注、《让中书令表》注引同此(‘太上下知有之’)。韩非引此而说之曰:‘此言太上之下,民无说也,则安取怀惠之民。’则韩...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其次親之,其次譽之’,馆本、范、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、易州、磻溪、臧疏及《治要》引并不重‘其次’二字。宋河上本作‘親之譽之’,然譣注曰:‘其德可见,恩惠可称,...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罗卷并无‘常’字。河上注曰:‘若似无心(依臧疏本)。’是河上亦无‘常’字。盖涉上章而衍。各本及《书钞》七、《类聚》二十引同此(指傅奕本)。”
《老子》06_03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王弼注曰:‘万物以之生,故緜緜若存也。无物不成,用而不劳,故曰用而不勤也。则王本作‘用而不勤’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‘用之而不勤’,盖本此文。譣义作‘而’字是也。至王...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按:宋河上、寇、白、磻溪并作‘功成不名有’;臧疏、罗卷、易州作‘成功不名有’;《经幢》作‘功成而不名有’。成疏曰:‘故不有功名;’是成亦作‘不名有’。参...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知’,白作‘智’,范同此。《辅行记》三之一引‘者’字作‘則’,无二‘也’字;五之一引但无‘也’字。《理惑论》及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、《运命论》注引并无二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並同此(‘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’),宋河上亦同此,无‘是’字。臧疏引顾欢曰:‘夫静觀其反真。’又引王曰(前人謂为弼注,今核之非是。考陆德明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,《...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善閉者无關鍵而不可開’,按:范作‘楗’,宋河上作‘揵’,陆、彭、张嗣成、臧疏作‘楗’。馆本‘閉’作‘閇’,无‘者’字,‘鍵’作‘揵’,无‘而’字。易州‘閉’作‘閇’,...
《老子》55_01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弼注曰:‘含德之厚者,不犯於物’;是王有‘者’字。各本及《列子·天瑞篇》张湛注引并无‘者’字及下‘之’字、‘也’字。《金楼子·全德志序》引‘含德归厚’,盖有改矣。”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及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并无‘可’字,是。河上注曰:‘始,道也,道為天下萬物母也。’成疏曰:‘始道本;母,道迹也。夫玄道妙本,大智慧源,超绝名言,离诸色象,天下萬...
《老子》70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卷子成疏‘我’作‘吾’,范、赵(秉文)并有‘也’字,馆本、卷子成疏无‘也’字。”又云:“陶说是也。上‘知’字读为‘智’。‘有知’即弼所谓‘躁欲’,故不能知也。”
《老子》64_12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张煦曰:‘吕慎作謹。’按:吕‘慎’作‘謹’者,避宋讳。彭、吴、赵写有‘矣’字,各本及《文选·赠文叔良诗》注、《赠刘琨诗》注、《杨武仲诔》注引均无。”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脆’作‘脃’,卷子成疏作‘脆’。彭、赵写‘判’作‘泮’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民不畏,則大威至’,卷子成疏、二赵(赵秉文、赵孟頫)、磻溪无‘矣’字。···此‘民’字当作‘人’。唐人避讳,于‘民’字均改作‘人’,后世复之,转于‘人’字误改为...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’,罗卷同此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赵壹传》注引、《文选·七命》注引无‘而’字。”又云:“‘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’,‘褐’原作‘禍’,讹。”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磻溪无‘耶’字。……‘見’,馆本、臧疏作‘示’,譣弼注曰:‘是以聖人不欲示其賢以均天下’,則王亦作‘示’也。卷子成疏无‘不’、‘耶’二字,‘見’作‘退’。成疏曰:不欲示...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唐写馆本、经幢、罗卷‘三十’作‘卅’,‘轂’作‘整’。馆本‘三十’作‘世’,‘轂’作‘整’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‘三十幅共一轂’,孟康曰:‘《老子》言车三十幅。’则司马...
《老子》81_02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臧疏‘知者’两句在‘善者’两句上。卷子成疏上‘知’字作‘智’,‘知’为‘智’省。”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筋’,馆本作‘’。”
《老子》13_05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臧疏‘謂’作‘為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惟’字,范、彭、白、张嗣成、吴、磻溪、赵写同此,各本作‘唯’。‘彊’,各本并作‘强’。按:‘彊’借為‘勥’,《说文》曰:‘勥,迫也。’‘容’為籀文‘颂’之省,今通用‘...
《老子》73_03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卷子、馆本、成疏、易州‘孰’作‘熟’。”水海按:今存易州碑本作“孰”,非作“熟”也,马实误校。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美之與惡,相去何若’,各本及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并作‘善之與惡,相去何若’。作‘美’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