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9_02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'易州、馆本、卷子成疏无'而'字。伦按:'契'当作'契',《说文》曰:'刻木也。'今通用'契'。'
《老子》27_10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《治要》引‘贵’上无‘不’字(《治要》旧无‘貴其師’三字,日本细井德民等补)。譣义无‘不’字长。《经幢》‘資’作‘質’。石田羊一郎依余删‘不’字。”水海按:马叙伦《...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二十三章‘希言自然’,弼注曰:‘下章言道之出言,淡兮其无味也,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;’则王同此(‘淡兮其无味’),‘味’下有‘也’字。今王本盖为后人依别本改之矣。罗卷...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本成疏‘細’作‘小’,馆本无下句‘天下之’三字。”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索隐、《魏豹传》索隐、《汉书·魏豹传》注、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注、《文选·西征赋》注、《结客出自蓟北门行》注引并作‘忠臣’。《...
《老子》22_05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不自見’句在‘不自是’句下。按:‘是’為‘题’省。《说文》:‘题,显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弼注曰:‘天下之物皆有以为生’;是王亦作‘之物’。今作‘萬物’者,后人据河上本改也。···馆本‘下’作‘地’。‘天下之物生於有,有生於无’,乃《淮南子》语羼入者。第...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衰’,各本作‘抱’。‘豪’,馆本、六朝残卷、范、彭、罗卷、柰卷同此。各本及《类聚》八八、《文选·励志诗》注、《刘先生夫人墓志》注引作‘毫’。”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、馆本、易州、卷子成疏、臧疏、柰卷、磻溪作‘唯有道者’,柰卷‘道者’下有‘乎’字。六朝残卷作‘唯有道乎’。伦谓此文当作‘惟有道者’。”水海按:易州本作“其唯有道者...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作‘是以聖人終(下残阙三字)成其大’。成疏曰:‘体道聖人,忘我存物,静退谦柔,終不為大,只為先物后己,忘物忘大;故為众生之长,独居三界之尊,而成其大。’是成亦作‘是...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莫’作‘能’,范、河上有‘則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寇、磻溪‘知’作‘為’。罗卷‘知’作‘為’,无‘而’字。臧疏‘之’作‘焉’,‘知’作‘為’,无‘而’字。成疏曰:‘至道寥廓,萬物歸之,不主之义,已如前释。’是成作‘萬物...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'臧疏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馆本、磻溪、卷子成疏作'故柔勝剛,弱勝强'。'
《老子》59_04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、柰卷、易州、白‘克’作‘剋’。汪一鸾本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注引亦作‘剋’。馆本无‘莫’上‘則’字。按:‘克’当作‘勊’,今通作‘剋’。《说文》:‘勊,尤剧也。’‘...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磎溪、馆本、六朝残卷、宋河上、潘‘疏’作‘疎’。易州及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注引‘失’作‘漏’,各本及《文选·华林园诗》注、《临终诗》注引同此(‘失’)。罗卷第五卷止...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镾’,各本作‘彌’,馆本亦作‘彌’。‘镾’、‘尟’,各本及《韩非子》、《淮南子》并作‘彌’、‘少’。易州作‘彌近’。范‘遠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‘尟’字同此。《说文》曰:‘...
《老子》53_05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臧疏‘采’作‘彩’,易州、罗卷、宋河上、张之象作‘綵’。《说文》无‘彩’、‘綵’字。依义当作‘彩’。”
《老子》51_01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畜’,借为‘育’,声同幽部。”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之根’,按:易州无二‘之’字和‘是謂’二字。各本无‘地’下‘之’字。磻溪作‘是謂天地根’。唐写同此。” 又,薛蕙云:“《老子》书大抵用韵,故其遣词多...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周易集解》一虞翻引‘自勝者强’,二引‘勝人者有力也’。疑《老子》本文‘知人者智’、‘勝人者有力’下各有‘也’字,乃两句为一义也。”水海按:有“也”字是。
《老子》31_03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易州无‘者’。吴句末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潘、磻溪、赵写并作‘我獨異於人,而貴求食於母’。易州、臧疏、白无‘欲’字,馆卷无‘獨’字,馆本无‘求’、‘於’二字。··此句当作‘衆人皆有異,而我獨貴食母’,盖由后...
《老子》16_07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知常曰明’,馆本无‘曰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6_06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猒’,范同,各本及《文选·吊魏武文》注引作‘厭’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曰:‘推之而不厭;’《列子·黄帝篇》注引向秀《庄子注》曰:‘天下樂推而不厭;’盖并本此,亦作‘厭’...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《御览》一引同此。‘混’,借为‘橱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03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負陰而衰陽’,《晋书》引《太极论》作‘以资始’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注引作‘萬物向陽而負陰’。‘背’正字,‘負’借字。‘衰’,各本作‘抱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易州无‘是以’、‘之’、‘也’四字。臧疏、宋刊河上无‘之’、‘也’二字。《治要》引无‘也’字。按:治亂字当作‘薙’,《说文》曰:‘薙,除艸也。’今通用‘治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04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盅’,‘盅’字是。各本及《太极论》引并作‘冲’。张嗣成‘氣’作‘炁’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曰:‘冲和氣者為人。’盖本此文。亦作‘冲氣’。”
《老子》74_05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常有司殺者殺,而代司殺者殺,是代大匠斵’,六朝残卷无第二、第四‘殺’字。馆本、卷子成疏‘殺’作‘煞’,‘而’作‘夫’,无第四‘殺’字,(卷子成疏)‘斵’作‘斲’,馆本...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'按:《后汉书·郎觊传》'觊上便宜七事'引《周易》曰:'天道无親,常舆善人。'伦按:'與'读與助之與。'