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磻溪作‘天下之交牝’。六朝残卷作‘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’。馆本、卷子成疏‘交’作‘郊’,并重‘天下之郊’一句。”又云:“‘天下之交’四字,涉上文‘故德交歸焉’及‘天下之下...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作‘同於道者,道亦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’。彭、张之象作‘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’,寇、赵、吴无‘樂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何’作‘奚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白、张嗣成、赵写及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‘知’作‘智’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陶说是。‘行’、‘兵’、‘臂’、‘敵’相间为韵。范、罗卷、馆本、臧疏、卷子成疏、吴同此。各本‘執无兵’句在‘仍无敵’句下。”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'《文选·魏都赋》刘渊林注、《连珠》注引无'故'字。按:'司'读為'伺察'之伺,《说文》无'伺'字,'司'即'伺'之初文也。'徹'、'轍'古今字。'
《老子》14_01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夷’作‘幾’。范谓孙登、王弼同古本。傅奕云:‘幾者,幽而无象也。’是王、傅二本并作‘幾’。依义作‘幾’為长。《说文》:‘幾,微也。从丝。丝,微也。’‘幽’亦从丝从火...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无名之樸’,按: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同此,范、彭无‘以’字。‘无名之’三字衍文。‘之’字涉上‘镇之’而衍;‘无名’二字涉三十二章而衍。”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悦’,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脱’。按:‘悦’当作‘奪’,《说文》曰:‘奪,手持隹失之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51_07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罗卷‘恃’讹为‘悵’。《周易·系辞》正义引‘為而不宰,功成不居’。成玄英《庄子·庚桑楚·疏》引‘功成弗居,長而不宰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噤’字同此。寇、磻溪作‘煦”,罗卷、馆本、易州、臧疏、彭、白、赵写作‘嘘’,二张、赵、吴作‘呴’。字当作‘噤’。”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俞先生说是。···卷子、馆本、成疏作‘是以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。臧疏引顾欢曰:‘盖以其自无病也。’疑顾同韩非。”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知’,白作‘智’,范同此。《辅行记》三之一引‘者’字作‘則’,无二‘也’字;五之一引但无‘也’字。《理惑论》及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、《运命论》注引并无二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臧疏、彭、寇‘矣’字同此。磻溪无‘矣’字。按:‘尤’为‘就’省。《说文》曰:‘就,罪也。’”水海按:不必把“尤”校为“就”。“尤”,孔广居《说文疑疑》云:“尤,古肬字。...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功成事遂,百姓皆曰我不然’,按:易州‘功成’乙(逆)转,范、彭‘不’作‘自’。臧疏、易州、磻溪、寇、赵(秉文)无‘皆’字,‘曰’作‘謂’,‘不’作‘自’。白、张嗣成、...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俞说是也。六朝残卷、馆本、磻溪作‘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’,各本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’。譣弼注曰:‘故曰:美言可以市也。尊行之,则千里之外应之,故曰:可以加...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‘吾得’下有‘執’字,‘也’作‘矣’···‘得’字,彭作‘豈’,各本‘得’下有‘執’字。卷子成疏‘得’上有‘執’字,‘殺’作‘煞’。馆本‘得’上有‘試’字,‘殺...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无‘而’字。··《文子·微明篇》引‘我无事’句在‘我无為’句上。《盐铁论·周秦篇》引‘我’字作‘上’,譣弼注曰:‘上之所欲,民从之速也。’是汉魏以前本皆作‘上’也。...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‘靖’作‘静’。臧疏、张之象作‘是謂復命’。检弼注曰:‘歸根则静,故曰静;静則復命,故曰復命也。’则王亦同此(‘静曰復命’),今本殆后人依他本改之也。”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宋河上‘謂’作‘為’。范‘芴芒’同此,臧疏作‘惚怳’,馆本、罗卷、磻溪、张之象并作‘惚恍’,唐写卷子残本作‘忽恍’,苏辙、彭、寇作‘恍惚’,误乙(逆)。‘恍’字韵‘...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、磻溪及《治要》引并作‘此其以賤為本耶,非乎?’宋河上作‘此非以賤為本耶,非乎?’馆本作‘此其以賤為本耶,非?’臧疏作‘此其以賤為本也’。‘...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仍’,各本同此,范作‘扔’。石田羊一郎删句末‘之’字。··‘攘’,借为纕,《说文》曰:‘纕,援臂也。’仍、扔,音义同,《说文》曰:‘扔,捆也;’‘捆,就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《抱朴子·应嘲篇》:‘先生載營抱一’。··《文选·吊魏武文》注引‘抱一能无離乎?’····《抱朴子·至理篇》曰:‘滌除玄覽,守雌抱一,專氣致柔;’盖本此文。····...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及《文选·陆机长安有狭邪行》注、《养生论》注引并作‘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’。《南齐书·顾欢传》、孟景翼《正一论》引同此(傅本)。按:《说文》曰:‘式,法也。’‘栻’...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知’当作‘至’。‘名’,白、张嗣成及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明’,当从之。然‘名’、‘明’实一字(详余撰《说文解字·六书疏证》)。”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彭、磻溪‘猶’作‘由’,古通。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正义曰:‘古者猶、由二字义得通用。’又《孟子》‘由水之就下,由反手也,由弓人而耻为弓,由己饥之也’,以‘由’为‘猶’;...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臧疏及《治要》、《意林》、《文选·东京赋》注引并作‘又損之’。《理惑论》引作‘損之又損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7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易州、卷子成疏、臧疏无‘矣’字。赵无‘遠矣’二字,依注当有。‘反’,当作‘返’。”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磻溪作‘不窥牖,見天道’。张之象‘窥’作‘’。罗卷无‘牖’字。‘知’,《文选·思玄赋》注引作‘見’。成疏曰:‘覩自然之道。’是成亦作‘見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04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盅’,‘盅’字是。各本及《太极论》引并作‘冲’。张嗣成‘氣’作‘炁’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曰:‘冲和氣者為人。’盖本此文。亦作‘冲氣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