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耜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握’,叶作‘摼’。”
02611
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民之難治,以其上之有為也,是以難治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并无‘也’字,五注无此十五字。”
02512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鎮以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黄、程并‘镇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若使民’,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‘奇’,李如字。”
04213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先天’,陆‘先’悉荐切;李音同。上居无象之前曰‘先’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天下之牝’,‘牝’,陆频忍切。纂微、曹、达真、陈作‘天下之交牝’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累’,纂微作‘絫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本亦作“絫”,纂微、赵本皆谓“九層之台,起於絫土”。
0235
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夫知者不敢為也’,五注无‘敢’字,邵无‘也’字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是以聖人’,司马‘以’作‘故’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使民至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使’字。‘不相與往來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并无‘與’字,黄、程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03111
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无尤矣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并无‘矣’字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人多伎巧’,司马、五注、达真、叶‘人’并作‘民’。五注、达真‘伎’作‘利’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无‘若美必樂之’句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‘樂之者’并作‘而美之者’,司马作‘若美之者’。‘是樂殺人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...
03014
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夫天下多忌諱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黄、叶无‘夫’字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鄰國相望’,林‘望’一作平声。‘聲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并作‘音’。”
0459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莫之爵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黄、程并上有‘夫’字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建言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无‘故’字。”
04414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枉則直’,李:‘枉’纡往切,屈也。叶‘直’,一作‘正’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私邪’,李‘邪’,以遮切,语助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而貴求食於母’,纂微、司马并作‘而貴食母’;苏作‘兒貴食母’;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‘於’并作‘於’;程作‘而貴食於母’。”
03012

《老子》50_1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’叶上有‘也’字。五注、达真、清源、黄、程下有‘焉’字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吾岂執而殺之,孰敢’,司马‘孰’上有‘夫’字,下有‘也’字。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‘豈’并作‘得’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亦楷式’,陆、王弼‘稽’作‘楷’。李‘楷’,口骇切,模也。司马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4213
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而不争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‘而’并作‘又’。”
0387

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04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徼’,黄作‘竅’。”
0236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域中有四大,而王處一焉’,苏、程‘處’作‘居’。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黄并作‘而王居其一焉’。陈无此两句。”
03713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質直若渝’,李‘渝’羊未切,变也。司马‘真’作‘直’。”按:彭氏《道德真经集注》载经文为“質真若渝”,而《道德真经集注·释文》则作“質直若渝”。
0337
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萬物之奥也’,‘奥’,李乌报切,言道体无外而万物资给于奥中。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程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0515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善之與惡,相去何若’,陆(德明)‘去,欺虑切’。苏无此二句。”
0409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若可寄天下’,纂微作‘則可以託天下’,程‘若可’下有‘以’字。”
049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