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评

《老子》61_述评

《老子》这一章节的中心意思,是宣扬“大者宜为下”的思想。 班固评先秦道家时说:“(道家)合于尧之克攘(让),易之嗛赚,一谦而四益。”(《汉书·艺文志》)老子见于大道“为而不恃,功成...
04412

《老子》01_述评

老子本章提出了“道”这个哲学概念。在老子哲学中,“道”是个特定概念,它至少有五种规定性:一、道是太初混沌;二、道是客观实在;三、道是万物之本原;四、道是客观规律;五、道是政治、人生...
07211

《老子》28_述评

老子在本章节中巧妙地表达了他的进取思想。《庄子·天下篇》引述老聃之语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。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并对此发微说:“以‘濡弱’、‘谦下’为表,以‘空虚’、...
0518

《老子》36_述评

本章节通过对“盈虚消息之自然”相因转化之普遍现象的阐述,表现了老子的自然的辩证法思想。何心山云:“气有歙张,势有强弱,数有兴废,物有与夺,此理之自然,非有欲不欲也。是故以气言,阳极...
0446

《老子》31_述评

本章节言述兵事乃不得已而用之,即“为而不争”,表达了老子反对侵伐战争的思想。老子表现了自己对兵器的厌恶情绪。他认为兵器是不祥之物,兵器与凶杀相连,祸患都是人们借助它来造成的,因此,...
0379

《老子》19_述评

本章节内容与上一章节内容相承接。上章批判了病态社会,本章就提出了解决病态社会问题的主张。 承上章“知慧出,安有大伪”,本章主张杜绝抛弃这种诈圣伪智奇巧,指出:“圣”、“智”、“巧”...
0538

《老子》15_述评

本章节旨在说明善道者的修养、表现和精神境界。 老子认为,道是深奥玄妙、恍惚不可捉摸的,得道者的精神境界也是深远通达、难以令人记识的。这种人办事冷静谨慎、思虑周全,举止谦恭庄重,生性...
03111

《老子》47_述评

这一章节,老子谈的是认识事理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根本任务的问题。 在老子看来,道不仅是太初宇宙之本体,而且它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和总法则。世界上一切具体事物都依循着这个“道”在运动着...
04412

《老子》07_述评

这一章节也是以“人法自然”的原理,以天道推论人道,要人道效法天道,从而宣扬“退身”、“无私”的精神。老子看到“天长地久”的自然现象,认为这种自然现象只是依照客观的发展规律而永恒运动...
03510

《老子》81_述评

这一章节老子通过“信”与“美”、“知”与“博”、“善”与“多”的关系问题,提出了矛盾对立的辩证思想。 “信”与“美”、“知”与“博”、“善”与“多”的关系,实质上反映了真假、善恶、...
0389

《老子》72_述评

这一章节是老子政治思想的光辉点之一,其主旨是反压迫反暴政。 老子认为,统治者对待人民要宽厚,“毋闸其所居,毋猷其所生”,不要用暴政逼迫人民,不要用威权压制人民。如果一味凭借威力、恐...
03810

《老子》30_述评

这一章节讲的是用兵之道。俭武戒强则是本章主旨。老子认为用兵打仗是会带来凶灾的。“师之所居,楚棘生之”,战争破坏了农事生产,惨景令人触目惊心。所以老子痛心疾首地呼吁世人:“不以兵强于...
03912

《老子》77_述评

老子在这一章节中,主要是讲“平等”问题。陈柱发微此旨云:“此老子主张一切平等之说也。夫贵者愈贵,则贱者愈贱,富者愈富;富者愈富,则贫者愈贫;而天下之富者,必少于贫者,贵者必少于贱者...
02712

《老子》33_述评

这一章节是一组人生格言,讲的是个人修养问题。“知人者,知也;自知者,明也。”知人需要察辨能力,自知则需内省功夫。察辨仅需智慧,内省则要克己灭私。所以,“自知”比“知人”更难。“胜人...
04812

《老子》13_述评

陆希声曾述此章主旨说:“唯能贵用其身为天下,爱用其身为天下者,是贵爱天下,非贵爱其身也。夫如此则得失不在己,忧患不为身,似可以大位寄托之,犹不敢使为之主,而况据而有之哉?此大道之行...
03211

《老子》46_述评

这一章节主要表现了老子反对战乱的思想。 前四句老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,表示他对战乱的深厌痛绝。天下有道,社会安定,“却走马以粪”,人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。天下无道,兵荒马乱,“戎马生于...
0277

《老子》76_述评

这一章节《老子》宣传了贵柔戒强的思想。清世祖就指出:“老子之学主于尚柔,故此章以人与草木之生死为喻,言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枯槁。则凡有形者必以坚强而死,...
0436

《老子》59_述评

老子在这一章节提出了“治人”、“事天”应该施用“啬”这一方法策略,就是说治国养生,要重视爱惜精神欲望。朱熹就指出:老子之学,谦冲、俭啬、全不肯役精神。魏源则指出:“老子之书,上之可...
0505

《老子》80_述评

这一段著名的文字,就是老子的理想国,即古人所谓“言其所志”(苏辙)也。 就这段文字来说,老子的政治理想,其内容有五点:一、国家是富裕的。这样的国家,人民有车舆、舟船,有十百人之器,...
0586

《老子》26_述评

本章节主旨,是老子告诫统治者要持重静,戒轻躁,否则就会失国亡身。 老子说:“重为轻根,静为趮君;”“轻则失本,趮则失君。”可以说这是修身处世哲学的两条规律。这种处世哲学告诉人们,应...
03615

《老子》58_述评

这一章节老子讲了一些辩证法观点。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,其主要贡献,是他对矛盾统一规律的认识。我们可以把老子的“反也者,道之动也”和“正言若反”视为《道德经》中对立统一思想的一个“总纲...
0417

《老子》49_述评

这一章讲的是“圣人”如何处世治天下。 “理想的治者,收敛自己的意欲,不以主观来釐定是非好恶的标准,破除自我中心,去体认百姓的需求,而敞开彼此隔阂的通路。理想的治者,浑厚真朴,以善心...
0456

《老子》27_述评

《老子》本章节讲的是“自然无为”的一些做法。冯达甫曾指出:“因顺自然,则善救人救物,否则虽智大迷,这道理是深远微妙的。故首举因顺自然的显效,次说明圣人常因顺自然,再指出不贵师爱资为...
0428

《老子》11_述评

本章说明“有”、“无”的相互依存、相互作用的关系,但主旨在于强调“无”的作用,反映了老子崇“无”的思想倾向。有人说本章主旨在于阐发“有”、“无”统一论。答曰:不合老旨也(见前注文)...
0319

《老子》50_述评

此章是讲的“执生”之道。 “出生,入死”都有固有的规律。人之生,必有其所以生之理;而人之死,亦必有其所以死之理。生与死皆自然之理也。但有的人,既生之后,自贵其身,贪厌好得,求益其生...
03614

《老子》10_述评

本章主题在于说明修身兴国之道,并非有的学者所讲的“进一步发挥老子消极无为的政治观点”。修身兴国是老子人生哲学探讨的重大课题。而其总原则是循乎自然,以保全本性;谦下柔弱,以消除横逆。...
04512

《老子》20_述评

绝学“不真”和“不合道”的圣、智、仁、义、巧、利,即可达到“无忧”的境界。这就是章旨。 《老子》曾说:“明白四达,能毋以知乎?”“知人者,知也;自知者,明也。”(以上《道篇》)“不...
04512

《老子》54_述评

这一章老子主要讲的是“以物观物”的直观(直觉)认识事物的方法。 “直观”,被老子称做“观”,指直接观察,即所谓“以物观物”者是也。老子认为,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,主要有三项:一曰直观...
05510

《老子》64_述评

《老子》在这一章节里谈了一些发展、变化的观点,他又以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作为自己“无为”政治主张的哲学基础,所以有人指出老子这一章是明无为之旨(魏源语)的。 老子指出,“其安也,易持...
0448

《老子》45_述评

任继愈云:“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。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,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。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。在政治上不要妄为,只要贯彻了‘无为’原则,才能取得成功...
02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