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评

《老子》81_述评

这一章节老子通过“信”与“美”、“知”与“博”、“善”与“多”的关系问题,提出了矛盾对立的辩证思想。 “信”与“美”、“知”与“博”、“善”与“多”的关系,实质上反映了真假、善恶、...
0349

《老子》31_述评

本章节言述兵事乃不得已而用之,即“为而不争”,表达了老子反对侵伐战争的思想。老子表现了自己对兵器的厌恶情绪。他认为兵器是不祥之物,兵器与凶杀相连,祸患都是人们借助它来造成的,因此,...
0349

《老子》04_述评

这一章节是继“道可道也”章节之后对“道”的又一种写状。 老子告诉我们,“道”是一种盅虚无形的东西;当然这种盅虚无形的东西,并不是一无所有的,“它蕴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”。因此,它的作...
03411

《老子》43_述评

这一章节申述的是“守柔”、“无为”的思想。老子首先指出柔能胜刚: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于天下之至坚”。可见“至柔”的东西威力之强,作用之大。“守柔”是“无为”的一种表现形式,所以老子进...
03314

《老子》44_述评

这一章,老子讲的中心是“少私寡欲”。老子开宗设问,尖锐地提出名利与生命孰重孰轻的问题。“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”一气三问,咄咄逼人。当时世人,大多“轻身而徇名货,贪得...
03215

《老子》07_述评

这一章节也是以“人法自然”的原理,以天道推论人道,要人道效法天道,从而宣扬“退身”、“无私”的精神。老子看到“天长地久”的自然现象,认为这种自然现象只是依照客观的发展规律而永恒运动...
03210

《老子》50_述评

此章是讲的“执生”之道。 “出生,入死”都有固有的规律。人之生,必有其所以生之理;而人之死,亦必有其所以死之理。生与死皆自然之理也。但有的人,既生之后,自贵其身,贪厌好得,求益其生...
03214

《老子》35_述评

本章节通过对有声有味的“乐与饵”和无声无味的“大道”的比较,劝导人君要执守“大道”,以使天下和平康泰。《老子》认为,就体而言,“乐与饵”有声、有味、有形;“道”则无声、无味、无形。...
0327

《老子》15_述评

本章节旨在说明善道者的修养、表现和精神境界。 老子认为,道是深奥玄妙、恍惚不可捉摸的,得道者的精神境界也是深远通达、难以令人记识的。这种人办事冷静谨慎、思虑周全,举止谦恭庄重,生性...
03011

《老子》11_述评

本章说明“有”、“无”的相互依存、相互作用的关系,但主旨在于强调“无”的作用,反映了老子崇“无”的思想倾向。有人说本章主旨在于阐发“有”、“无”统一论。答曰:不合老旨也(见前注文)...
0309

《老子》69_述评

根据全章节内容观之,《老子》此节,的确是言兵之章。 吕惠卿曾注云:“道之动常在于迫,而能以不争胜。其施之于用兵之际,宜若有所不行者也。而用兵者有言:‘吾不敢为主而为客,不敢进寸而退...
03013

《老子》25_述评

本章节是老子对“道”本体及运动特性、作用等的集中描述。可以说是老子的“道本体论”的重要章节。 曾经做过史官的老子,有记录和观察天象的实际活动;因此,他对于天道和宇宙方面的思考,必然...
0309

《老子》08_述评

这一章节是通过赞水,来歌颂“上善之人”。“上善之人”的言行德性有类似水的,而水是“几于道”的,故“上善如水”。水德“几于道”,最显著的特征是:一、“善利万物”,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...
02913

《老子》62_述评

《老子》这一章节讲的是“道”之所以“为天下贵”的原由,即“道”的教化功用。 本章节所说的“道”,指的是清静无为之道。指出无为之道是“万物之注”,是“善人之葆”,是“不善人之所保”。...
02911

《老子》45_述评

任继愈云:“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。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,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。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。在政治上不要妄为,只要贯彻了‘无为’原则,才能取得成功...
0289

《老子》13_述评

陆希声曾述此章主旨说:“唯能贵用其身为天下,爱用其身为天下者,是贵爱天下,非贵爱其身也。夫如此则得失不在己,忧患不为身,似可以大位寄托之,犹不敢使为之主,而况据而有之哉?此大道之行...
02811

《老子》73_述评

这一章节的主旨是一个,即宣扬“天道”“柔弱不争”的思想;“人法自然”,所以人亦应“柔弱不争”。 这里应首先弄懂《老子》的“天”与“天道”的概念指的是什么。 《老子》书中提到“天”的,...
0279

《老子》77_述评

老子在这一章节中,主要是讲“平等”问题。陈柱发微此旨云:“此老子主张一切平等之说也。夫贵者愈贵,则贱者愈贱,富者愈富;富者愈富,则贫者愈贫;而天下之富者,必少于贫者,贵者必少于贱者...
02512

《老子》52_述评

这一章节老子讲的也是有关认识论的问题。 老子曾经在朴素的唯物论的基础上,提出“道”这一概念。在老子那里“道”既是一种永恒运动着的物质性实体,又是这一实体运动变化所依据的客观规律。它...
0257

《老子》23_述评

本章节老子首先提出“希言自然”。老子说“希言自然”,并不是说他就不谈“自然”了,下面他谈的“飘风”、“暴雨”、“天地”,就都是“自然”。老子从“飘风”、“暴雨”这些失“常”的自然现...
0249

《老子》46_述评

这一章节主要表现了老子反对战乱的思想。 前四句老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,表示他对战乱的深厌痛绝。天下有道,社会安定,“却走马以粪”,人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。天下无道,兵荒马乱,“戎马生于...
02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