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源共39篇
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3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其民缺缺’,一本‘缺缺’作‘觖觖’。此并从《淮南子》及王弼。”
02615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6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故物’,苏辙作‘凡物’。”
03215
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3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以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’,‘恃’,诸本作‘輔’,此从《韩非子》。‘恃’,待也。待其自然而不敢以有為造作之,所谓‘无為自化,清静自正’也。”
04214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12_魏源

魏源云:“天下之物,建于外者,外物得而拔之;抱于外者,外物得而脱之。恃外有之固者,其固终不可恃也。若夫建德而抱一者,建之于心,抱之于内;初无建抱之形,苟我不自拔且脱,谁得而拔脱之乎...
02914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3_魏源

魏源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吾何知其然哉?以此。’傅奕作‘吾奚以知天下其然哉?以此’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12_魏源

魏源云:“陈象古‘不曰’作‘不日’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10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天下大事必作於細’,此句下《韩非子》继以‘故圣人蚤从事焉’。”水海按:《韩非子》所引“圣人蚤从事焉”,王先慎谓“见《德经》六十三章”,譣今存旧本《老子》无此一语,不知王...
02813

《老子》42_03_校笺_03_魏源

魏源云:“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作‘萬物背陰而衰陽’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46_音韵_02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静勝寒……’三句,或谓此当属下章,盖正、糞为韵,而有道卻走馬,即清静治天下之效也,姑存其疑。”
02813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13_魏源

魏源云:“大象无象,出声色臭味之外,非若美樂厚餌之物,有味可味,有声色可观聽也。乃淡乎希微,而无用之用,其用不穷。盖惟无浓酽之趣者,故亦无倾危之患。若夫有宴安之适者,则必有鸩毒之害...
04912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各家‘邦’作‘國’,避汉讳改也。此章皆从《韩非子》,惟末句‘借’字,各家皆作‘示’。此从《说苑·君道篇》所引。”
03412

《老子》62_09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此章言道之极貴,欲人知貴而求之也。夫尊行之可加於人,而致使居天子、三公之位,则尊貴孰甚焉?美言可市而至於百朋之锡,不若一言之赠,则實貴孰甚焉。然则古人所以尊貴實貴此道者何...
05212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9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小國寡民,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’,傅奕作‘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’。此从河上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8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燿’,王弼作‘耀’。”水海按:王弼注文“以光照求其隐慝也”,王似当作“耀”。
02712
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“傅奕本作‘其下之不昧’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58_06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善復為訞’,王弼作‘妖’,傅奕作‘誤’。”按:经训堂刊傅奕本作“祺”。
02711

《老子》58_音韵_04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悶’与‘淳’韵,‘察’与‘缺’韵。”
03211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天下之牝,常以静勝牡。牝以静為下。’又一本无‘以静為下’四字。吴澄则谓‘下牝字疑衍’,按:吴说得之而未尽,盖下‘牝’字,当在‘牡’字之下,乃倒文,非衍文也。陈象古读‘牝...
05010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4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静曰’,王弼作‘是謂’。”
02510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“河上作‘夫惟不矜,故天下莫之争’。”水海按:河上公注云:“此言天下贤與不肖,无能與不争者争也。”是河上公本则作“故天下莫能與之争”。魏氏有误明矣。
02610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6_魏源

魏源云:“盖欲作者,欲生萌动也。夫萬物之化,则任其自生自息而已。自生自息而气运日趋于文,將復有欲心萌作于其间。苟无以鎮之,则太古降為三代,三代降為后世,其谁止之?然鎮之亦岂能有所為...
04310
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13_魏源

魏源云:“根本必重於枝叶,君上必静於臣下,故取以喻也。躁者,动之甚也。車行日五十里,师行日三十里,以輜、重在后,不敢远離,是輕之本乎重也。雖有榮華游觀之地,而不及超然燕處,是动以静...
03510
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2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不可得而疎’、‘不可得而害’、‘不可得而賤’三句上有三‘亦’字。‘害’王弼作‘劌’,开元本作‘穢’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4_魏源

魏源云:“救人无救之之迹,岂非重襲不露之天明乎?后章言‘是謂微明’,‘襲明’,犹微明也。又云‘是謂襲常’,‘襲明’,犹襲常也。盖知常曰明也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13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大國者下流,天下之交。天下之牝,常以静勝牡。牝以静為下’,旧‘牝’、‘牡’二字连文,故焦竑谓‘一本作天下之交牝’,无中间‘天下之’三字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民之迷,其日故久矣’,傅奕‘人之迷也,其故以久矣’。一本无‘矣’字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22_11_校笺_09_魏源

魏源云:“晁氏说之曰:‘严君平《老子指归》、《谷神子》注颇與诸本章句不同,如以《曲則全章》末十七字属下章之类。’姚氏鼐通下‘希言自然’、‘跂者不立’為一章,曰:‘全、言、然三字為韵...
0397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4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事有君’,傅奕作‘事有王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傅奕本作“事有主”。
0567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5_魏源

魏源云:''能受国之垢,是為社稷主;能受國之不祥,是為天下王',各本无两'能'字。傅奕'主'上、'王'上有两'之'字。此并从《淮南子》。'
0477
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0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抱一’,傅奕‘抱’作‘’,古今字。”
05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