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4_吴云
吴云云:“河上公本‘將欲弱之’作‘使非弱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9_吴云
吴云云:“‘愛養’,傅本作‘衣被’。毕云‘衣、愛声近’,是也。”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7_吴云
吴云云:“‘无瑕謫’,今本作‘讁’,易州本同,俗字也。”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0_吴云
吴云云:“‘轍’,傅本作‘徹’。”水海按:卢氏抱经《释文考异》:“《说文》无‘轍’字,《庄子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史记》皆以‘軼’为‘轍’。按:‘軼’借字,实应用‘徹’。”
《老子》25_07_校笺_03_吴云
吴云云:“傅本、易州本‘反’并作‘返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6_吴云
吴云云:“‘吾何以知’,傅本作‘奚以知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4_吴云
吴云云:“傅本作‘自今及古’,王弼同此石(广明本作‘自古及今’)。”
《老子》20_16_校笺_11_吴云
吴云云:“王兰泉引河上公‘测’作‘淵’,注云:‘今河上本作漂。’按:此石(指广明本)作‘测’,北碑多有之。”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5_吴云
吴云云:“‘以知’,傅本作‘能知’,与此石(广明本)同。”水海按:傅奕本作“能知”,与唐广明元年《泰州道德经幢》石碑本作“以知”有别。吴云误校矣。
《老子》14_11_校笺_03_吴云
吴云云:“‘其後’二字在‘迎之’之上,想二语倒转。”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7_吴云
吴云云:“傅本‘聖人之治’下有‘也’字。李道纯本无‘之治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4_校笺_03_吴云
吴云云:“傅本作‘夫天下多忌諱’,诸本无‘夫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