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8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王冰《四气调神大论篇》注引此并无‘樂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首句‘捨’字同此,馀作‘舍’,无三‘其’字。易州、卷子成疏作‘捨’,馆本作‘赦’,各本作‘舍’。罗卷第一句‘捨’字作‘釋’。‘釋’、‘舍’古通。《仪礼·大射仪》...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1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柰卷、彭均作‘與之’,同此石。”水海按:彭耜本作“不足者補之”。朱氏失校明矣。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道者,同於道’,司马、五注无‘道者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‘乘乘’下有‘兮若’二字。王弼作‘儽儽兮若无所歸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“正”、“政”古虽通用,然《老子》古本当作“正”。此一“善”,直述水“道”,非论政道,故当作“正”,不作“政”也。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作“正”者是。王弼云:“言水皆应於此道...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謂“利器”为政权,则是。但古棣说帛书无“之”字不合语法云云,则不妥。笔者认为此“之”是助词,相当於“的”,在句中是可以省去的(见《经传释词》卷九“之”字条的最后一种用法...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吴、明、危(本)‘禍莫大於不知足’在‘咎莫大於欲得’句下。按:顾本成疏:‘罪者,摧也。言为苦之所摧逼也。前境美丽,称可欲之心,故言可欲也。……咎,考责也。欲得之心,略无...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2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故為天下贵’,当作‘故為天下貞’;‘貞’、‘貴’形近,且涉上文而讹。三十九章曰:‘侯王无以為貞’,王本‘貞’误作‘貴’,即其例证。三十九章曰:‘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;...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08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脆’作‘毳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0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以道作’,各本作‘以道佐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''以其无以易之也',一无'以'、'也'。'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恬淡為上,勝而不美’,古本作‘以恬澹為上,故不美也’。”水海按:焦氏本经文作“恬澹為上,勝而不美”,并注云:“‘恬澹’,安静也;‘美’,即佳也。”但在《考异》时,谓為“...
《老子》05_05_校笺_07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,‘中’作‘忠’。”水海按:法京图书馆所藏河上本敦煌残卷作“守忠”。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03_王道
王道云:“‘行’,当作‘形’。‘贅形’,形之附贅者,骈拇之类。”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林、苏、吕、葛、赵‘吾’作‘我’,吕、葛、赵‘我’下有‘道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此,后句作“□□强之”,损掩“必古(姑)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和高明误校为“必固”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景龙本“古”作“故”,謂“將欲弱之,必故强之”。宋刊河上...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有连词“而”义顺。范应元注文中,也出“而”字(见下引)。故今从帛书乙本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去彼目之妄视,取此腹之养性。”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6_纪昀
纪昀云:“‘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,按河上公注本作‘是以聖人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`;《永乐大典》作‘以其不自大,故能成其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3_纪昀
纪昀云:“‘用之不足既’,按:‘足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可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9_王安石
王安石云:“夫美者,惡之对;善者,不善之反,此物理之常。惟聖人乃无对于萬物。自非聖人之所為,皆有对矣。”
《老子》57_09_校笺_08_陈柱
陈柱云:“四‘民’字各本皆有‘而’字,罗振玉云‘景龙本无而字’。柱按:无‘而’字是也。‘為’、‘化’韵,‘静’、‘正’韵,‘事’、‘富’韵,‘欲’、‘朴’韵。”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國之賊’下古本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0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涣’下有‘兮’字,‘冰’下有‘之’字,葛‘冰’作‘水’。”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“同”、“共”音异而义通。《玉篇》云:“同,徒东切,共也。”又云:“共,巨用切,同也。”然而,《老子》原本则作“同”,“共”当是义借。 又,轂(简为毂),马叙伦云:“唐写馆...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7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忽乎若晦’,或云‘淡乎其若海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2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儼兮其若客’,王本‘客’误作‘容’,帛书甲、乙本均作‘客’,與河上本合,不误也。‘客’字与下文‘釋’、‘樸’、‘谷’、‘濁’等字為韵,尤可证已。”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上德无為而无不為’,韩非、王誗、王弼、郭云、傅奕同古本。河上公作‘上德无為而无以為’。今从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无‘非其神不傷人’一句。林作‘聖人亦不傷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6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‘一曰慈’,慈念苍生,拔苦与乐,此寳道也。‘二曰儉’,少欲知足,守分不贪,此经寶也。‘三曰不敢為天下先’,谦伪柔弱,先物后己,退身度入,此师寳也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