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本有“者”和“也”两字,则表义足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傅奕本等本即有“者”字,《驳夷夏论》引经文有“也”字,即其证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我所以遭受大完之刑,正因為我有自身。...
0329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明皇作‘窈兮冥,中有精’。李善《沈约钟山诗》注作‘窈兮冥,中其有精’。”
03213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忠信之薄’,御注作‘之簿’,下‘不處其薄’亦然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无‘天下’二字。”
03213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3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《庄子·天下篇》述老子之道曰:‘人皆求福,己独曲全。曰:苟免于咎。’是‘曲’者,即‘苟免于咎’之谊。盖唯能苟免于咎,方能全身而远祸也。‘曲則全’一语,為古之遗训,而老...
03214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物’,苏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、黄、程‘故’并作‘凡’。”
03215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天門’,谓天下之所由从也。開闔,治乱之际也。或開或闔,经通于天下,故曰‘天門開闔’也。雌应而不唱,因而不為。言天門開闔能為雌乎?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5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’,‘而民’,一作‘民甚’。”
03215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邦之利器’,《六微》引‘邦’作‘國’。‘國’字是也。《庄子·胠箧篇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荀子·正名篇》杨倞注等均引作‘國’。据此知宜作‘國...
03213
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5_薛蕙

薛蕙云:“古之至人,與道同体,故‘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’。既不可識,岂可拟其形容哉?特强為之容,以仿佛其气象如下文之所云尔。”
0329

《老子》63_05_校笺_05_奚侗

奚侗云:“二句乃三十四章文,复出于此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释文》出‘咳’字,则王本作‘咳”,当据改正。按:《说文》:‘咳,小兒笑也。从口,亥声。孩,古文咳,从子。’是‘咳’、‘孩’一字。小兒初生,未能作笑。此时除饮乳本能...
0326
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以傅本相校,可知此文有窜乱,疑当作‘是謂執无兵,行无行,攘无臂,扔无敵’。厥证有三:‘兵’、‘行’為韵,‘臂’、‘敵’為韵,其证一也。‘執无兵’者,有兵而无所用也。《...
032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4_纪昀

纪昀云:“《永乐大典》‘器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蜂蠆虺蛇’,‘蜂’,芳逢反;‘蠆’,敕卖反;‘虺’,虚鬼反;‘蛇’,食奢反。‘螫’,失亦反,又呼各反。河上云‘毒蟲不螫’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9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天下之人常为阴阳转徙而不知反,故欲張者必歙,欲强者必弱,知雄之为动而当守其雌,知白之为明而当守其黑。故处之以歙则天下之張皆歸之,而不为彼之所歙。持之以弱,则天下之强皆...
03212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10_奚侗

奚侗云:“赤子筋骨柔弱,而拳握自固。无执,故无失也。”按:奚侗说异,以备参。
0328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释德清‘恍’作‘怳’。顾本作‘惟怳惟惚’。陈象古作‘惟恍與惚’。《说文》有‘怳’、‘忽’,无‘恍’、‘惚’。‘恍’、‘惚’当為‘怳’、‘忽’之假。按:‘恍’、‘惚’犹‘...
0326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馆本(旧存北京图书馆《唐人写本残卷》)亦作‘終’。作‘終’非。‘閲’字古文训‘总’,大田晴轩引《列子·仲尼篇》:‘閲弟子四十人同行。’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‘万物之总...
0329
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文津同王弼,但无‘樂’字。”蒋锡昌云:张嗣成作“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得之。”
0328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為腹者,以物养己;為目者,以物役己。故聖人不為目也。”
03214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聖人无為’,一上有‘是以’,一无‘聖人’。”
03213

《老子》71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景福本、敦煌庚本、敦煌辛本、敦煌壬本、邢玄本、遂州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杜...
0327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12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天地之性人為贵,而王是人之主也,虽不职大,亦复為大,与三(指‘道’、‘天’、‘地’)匹,故曰‘王亦大’也。”
0326

《老子》74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夫伐大匠斲者,則□不傷亓手矣”,“代”假作“伐”(上古“代”为职部,“伐”为月部。职部【et】和月部【at】,主要元音相近,韵尾相同,可以旁转,职月合韵。故“代”可...
0327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者’字。”
0326
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2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此两者同,出而異名,同謂之元。元之又元,衆妙之門’,‘元’古本皆作‘玄’,清本以避聖祖讳,改‘玄’为‘元’。今当更正,以下仿此。”水海按:《绩语堂碑录》因避清帝玄烨之...
03213

《老子》34_07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聖人以其終不自為大,故能成其大’,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是以聖人体道无欲,終不自為大也,故以其終不自為大,萬物自然歸之,故能成其大矣。一有纤毫之私欲,則物不歸之,安能...
03210
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有“以”字,无“以”字者误脱也。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“以”字,正与《韩非子·喻老》合,帛书本不误也。“以”,犹“能”也(见《古书虚字集释》卷一)。“子孫以祭祀不絶...
0328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柰卷‘大’下有‘似倾’二字,‘倾’字衍。‘笑’与‘肖’本声韵相同。于省吾《荀子新证》引《非相篇》:‘今夫狌狌形笑,亦二足而毛也;’謂形笑即形肖,则知此‘不笑’亦即‘不肖...
03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