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8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治要》引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是果而勿彊’,范、吴‘是’下有‘謂’字,‘彊’字同此。磻溪‘彊’作‘强’,赵(秉文)同。彭、白、张之象、赵写无‘是’字。石田羊一郎作‘是謂果而彊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是果而勿强。’是成‘果’上有‘是’字。‘果’上当从范本增‘是謂’二字。‘是謂果而勿强’,与下文‘是謂不道’并列。十四章:‘是謂无状之状,···.是謂...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1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是謂果而不强’,应从帛书。这一句是总结前四句的。这五句的意思是说:勝利了不要骄帛书老子校笺译评842傲,勝利了不要夸耀,勝利了不要剋伐自己,勝利是不得已,这就叫做‘果而不...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古棣说应从帛书作“是謂果而不强”,则是。这确实是一句总括上述四项兵道原则的话。作“是謂果而不强”,当为《老子》原文,其义謂:(上述)这些兵道原则,叫做取得勝利而不逞强。其中...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3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用兵应敌,是非求勝,能如此者,胜不恃强,故云果则勿强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4_清世祖
清世祖注云:“不矜其能,不伐其功,不驕其势,其果常出於不得已,是乃果而勿强之道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楚庄王曰:‘其为先君宫,告成事而已,武非吾功也。’此即‘果而勿强’也。用兵而寓於不得已,是视勝犹不勝,不以兵强於天下者也。蒋锡昌误解《老子》,謂‘...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7_严復
严復云:“夫不得已,岂独用兵然哉?凡事至不得已而後起而应之,则不中理亦寡矣。”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第一句同;第二句句首有“是”字,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第三句同此。帛书乙本第一句、第三句皆同此,第二句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《乙本释...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是胃□而不强”,“謂(简作谓)”字假作“胃”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物部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损掩“果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作“是胃果而强”,“謂(简作谓)”...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是謂非道,非道早已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黄、程‘非’并作‘不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果而勿强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达真、陈、清源并上有‘是’字,黄、程上有‘是謂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不道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并作‘非道’。‘早已’,言不久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謂果而勿彊’,一本无‘謂’字。决之而勿矜其能,勿伐其功,勿憍其势,决之於不得已,此所謂决之而非以兵取强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4_王昶
王昶云:“‘是謂非道,非道早已’,开元、至元两‘非’字作‘不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果而勿强’,古本上有‘是’,一作‘是謂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果而不得以是,果而勿强’,各本无‘是’字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、焦竑、毕沅、蒋锡昌、朱谦之等校勘家皆“是果而勿彊(强)”句读;严可均本句首“是”字,则归上句末,与众珠异。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0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吾不以師道为尚,不得已而用,何矜驕之有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1_唐玄宗
唐玄宗注云:“果在於应敌,非果以取强也。”疏云:“用兵之善,果於止敌,止敌自矜,未名善勝。故虽止敌,慎勿矜夸,矜夸则伤於取功。故虽果於止敌,戒云勿伐其功。伐取其功,是则自为憍泰,憍...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2_任法融
任法融释义云:“‘矜’:逞能。‘伐’:自夸。‘驕’:傲慢。征戰勝利,再不可以逞能、自夸、驕傲。”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唐玄宗、任法融之注疏、释义,大致符合《老子》之旨。其中,对於“矜”的解释,按通语训解为“矜夸”、“逞能”,还有释为“矜大”(河上公注)、“夸大”(杜光庭注)、“自恃”(魏源...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景龙本“毋”作“不”,“已”作“以”,无“居”字,谓“果而不得以”。其他诸本“毋”亦作“不”,亦无“居”字,谓“果而不得已”。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果而不得以是’,各本‘以’作‘已’,无‘是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10_李嘉谟
李嘉谟云:“不樂杀人而后可言兵。孙、吴之论兵,审虚实,辨奇正,其言详矣。然虚实奇正之本,孙、吴未必知之。老氏云:‘恬憺为上,勝而不美。’是固不欲戰之意。然即以兵法论之,恬则静,静者...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广雅·释诂一》:‘果,信也;’《论语》:‘行必果;’缪协曰:‘成也。’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‘令不果往;’注:‘诚也。’《老子》:‘善有果而已;’盖以诚信为果之第一义,...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果而毋,果而勿矜,果而□□”,“”当为“驕”字之或体。《字汇》謂馬高六尺为“騙”;《说文》謂“馬高六尺为驕”。则“騙”、“驕”为一字明矣。《龙龛手鉴·马部》:“...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4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此句甲、乙本皆作‘果而毋得已居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、河上公本皆无‘居’字。疑‘居’为衍文,今删。”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憍’,矜也;旧本亦与‘驕’通。‘伐’,自称美也。决之而勿矜其能,勿伐其功,勿憍其势···。”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5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果而勿得已居’,诸本俱无‘居’字,‘居’,句末助词,与‘乎’同,见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及杨树达《词诠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