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7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善數”,正与严遵、王弼、傅奕等古本合。“數”,計算。《说文》:“數,計也。”因“數”与“計”义同,故河上公等本作“計”,但《老子》故本作“數”。又,帛书甲本...
0311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8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善數不用籌策’,因物之數,不假形(不借助計數計算形器)也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9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計,計數多寡也。籌策,計算者所用之算,以竹为之。計數者必用籌策,然常人所为尔。有道者观之,则岂謂之善哉?善計者以不計为計,故不用籌策。”
03915
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關(今简作关)”作“”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《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》、王弼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宋徽宗本、王安石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本、吕惠卿本、董思靖本、李...
0281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計不用籌策’,古本作‘善數者无籌策’,又‘策’作‘算’。‘籌策’,計數者所用之算,以竹为之。”
0455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开元石刻‘謫’作‘讁’,俗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籌策’,御注作‘籌算’。”按:御注作“籌筭”。严氏失校。
0257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瘕讁’,御注、河上作‘瑕讁’,王弼作‘瑕謫’。”水海按:王弼本经文作“讁”,注文“无瑕讁可得其門”,当亦作“讁”。但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出“謫”字,可知唐代时陆氏所见王...
02615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善計者不用籌策’,王弼无‘者’字。陆希声、吕惠卿‘策’作‘算’。陈象古‘數’作‘計’,‘策’作‘算’。”按:蒋锡昌云:“陈(象古)‘策’作‘筭’。”水海按:河上...
05611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謫’作‘讁’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8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作‘善計不用籌算’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7_吴云

吴云云:“‘无瑕謫’,今本作‘讁’,易州本同,俗字也。”
04513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善計者不用籌算’。林作‘善計不用籌策’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《意林》引此句有‘者’字。‘瑕’字,易州作‘瘕’。‘謫’字,馆本作‘適’,易州、宋河上、张之象作‘讁’。成疏曰:‘謫,过失也。’是成亦作‘謫’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9_奚侗

奚侗云:“行不言之教,故无瑕謫。瑕,过也,见《诗经·狼跋》‘德音不瑕’毛《传》。謫,责也。见《小尔雅·广雅》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‘瑕讁’,皆玉疵也。《管子·水地篇》:‘夫玉瑕適皆见,精也。’尹注:‘瑕適,玉疵也。’《荀子·宥坐篇》:‘瑕適并见,情也。’义同。《吕氏春秋·举难篇》:‘寸之玉必有瓋...
04612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释文》出‘謫’字,作‘謫’亦通。扬雄《方言》三:‘謫,怒也。’郭璞注:‘相责怒。’又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卷五‘謫’字引古《老子》作‘’。馆本、遂州本作‘適’。”
0276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善言者无瑕適’,按:帛书甲本和乙本皆如此;傅奕本、河上公本皆作‘謫’,王弼本作‘讁’;《老子想尔注》本与帛书同,作‘適’。按:《老子》故书当作‘適’。‘讁’、‘謫’、‘...
03315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適(zhé)”。“適”,“謫”(zhé)的假借字(上古二字皆为端纽锡部,《集韵》謂“適”为陟革切,《广韵》谓“謫”为陟革切,属同音通假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...
0379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14_明太祖

明太祖注云:“君子之道,行人不能知,以其无夸己之言。其又不自矜,既不自矜,何有妄言?妄言既无,安有瑕謫?”
04013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同此;帛书乙本“以”作“用”,“菥”作“(高明作‘答’)”。今从甲本。河上公本、白文本、(唐)李荣本、林希逸本、董思靖本、陈景元本、邓锜本、张嗣成本、李道纯本、杜道坚...
02710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善數’,‘數’色主反,简文:‘色具反’,河上作‘計’。‘籌’,直有反。‘策’,初厄反。”
08114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不用籌筭’,纂微‘筭’作‘策’,司马无‘用’字,陈‘不用’作‘无’。”
05413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善數者无籌策’,‘數’上声,王弼、严遵同古本(作‘善數’),河上公作‘善計’。‘籌策’,筭數也。善數物者以一,故无籌策。”
0269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无‘者’字,下同。”
0378
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善言者无瑕謫’,古本。‘瑕’,玉病也,又过也。‘謫’音摘,罚也,责也。‘者’字,司马公注同古本。善言事者,中节,故无过责。”
02515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9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轍迹’,河上作‘徹迹’,王弼作‘徹跡’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0_吴云

吴云云:“‘轍’,傅本作‘徹’。”水海按:卢氏抱经《释文考异》:“《说文》无‘轍’字,《庄子》、《战国策》、《史记》皆以‘軼’为‘轍’。按:‘軼’借字,实应用‘徹’。”
0368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1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轍’作‘輒’,‘迹’作‘跡’。”
0248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、经幢同此(有‘者’),各本无‘者’,下同。‘徹’字,陆同此,各本作‘轍’。‘迹’字,陆、寇及《意林》引、《文选·闲居赋》注引作‘跡’,各本及《文选·酒德颂》注引...
02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