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民多利器,而國家滋昏’,古本有‘而’字。授人以杀人之器,教人以杀人之事,则民多倣效,故國家滋益昏乱。是以兵不可以为常也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16_07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常之为物,不偏不彰,无皦昧之状,温凉之象,故曰‘知常曰明’也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残餘之食,疣贅之行,凡物尚或惡之,故有道之人,不處斯事矣。”
04710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1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是謂果而不强’,应从帛书。这一句是总结前四句的。这五句的意思是说:勝利了不要骄帛书老子校笺译评842傲,勝利了不要夸耀,勝利了不要剋伐自己,勝利是不得已,这就叫做‘果而不...
04715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知’当作‘至’。‘名’,白、张嗣成及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明’,当从之。然‘名’、‘明’实一字(详余撰《说文解字·六书疏证》)。”
04715

《老子》63_01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因成循故,无所造作。不预设备,除烦省事也。深思远虑,味道意也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41_10_校笺_03_周武彦

周武彦云:“‘大方无隅’,大方:‘谓地也。’在‘浑天说’还没有出现的《老子》时代,人们在‘盖天说’的影响下,提出了‘天圆地方’的宇宙观。从而,人们日常所能见到的方形物体皆有四只边角...
0478
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句,帛书甲本损掩;帛书乙本损缺“萬物”二字,今据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傅奕本、景龙本等本校补。
0477

《老子》14_09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引成疏经文:‘是无狀之狀,无物之象。’是成无‘謂’字。强本严注:‘无象之象,无所不象。’是严作‘无象之象’。诸本或作‘无象之象’,以与上句‘无形之形’一律,不知...
0479
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夫惟不可識’,纂微‘惟’作‘唯’,后同。司马无‘可’字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其次畏之,侮之’,司马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程‘侮之’上并有‘其次’字,陈(象古)作‘其次畏而侮之’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80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鄰國相望’,林‘望’一作平声。‘聲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并作‘音’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古之’、‘也’三字。”
0476

《老子》22_08_校笺_04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只為推功于物,不自矜夸,故德行長远也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'不祥,犹不善也。言聖鉴虚通,达於善恶,若有不祥之事,辄自责躬引过归己,此可為天下君王也。昔成汤自翦,千里来云,即其事也。前言社稷可寄诸侯,后举天下宜属天子。'
04710

《老子》53_06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厭飲食’,御注作‘猒’,高翻作‘’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06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目盲’,甲本作‘目明’,与下文的文义不合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託(今简作托)”作“迈”(為“託”的异体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正為“託(今简作托)”;乙本作“若可以橐天下□”,“託”假作“橐”(上古二字皆為透纽铎部),“矣”字损掩...
04712

《老子》66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莫能與之争’,叶无‘能’字。”按:马叙伦引彭耜校语谓:“彭耜曰:‘是以天下莫能與之争’,邵‘是’作‘所’,叶无‘能’字。”“是以天下”是彭耜所引经文“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...
04714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洼”。“洼(wā)”,低凹,低陷、洼曲之地。《集韵·佳韵》:“洼,曲也。”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:“大小百围之窍穴··似洼者,似污者。”陆德明《释文》:“司马...
04715
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、彭、柰卷作‘殁’。成疏曰:‘歸本则殁身不殆’;是成玄英亦作‘殁’。”
04714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4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是以聖人’,一作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。”水海按:薛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
0477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言’并作‘口’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道”为是。作“士”与下文义不相联属。帛书乙本作“道”,与傅奕本同,此证“道”字当為《老子》古本中字也。河上公注谓“谓得道之君也”,显而易见,原本“士”字当作“道”,“士...
0477
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式’是也。强本荣注:‘莫过以道,用为法式’;是李荣所见本亦作‘式’。‘式’即法式,犹今语规律。《说文》:‘式、法也’;《周书·谥法》:‘式,法也’;《广雅·释诂》:...
0475
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9_冯达甫

冯达甫云:“本章之谷,为下丹田,为气海,是胎息的产地。神,是人体内在三宝精、气、神的代称,它主导精气,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概括。谷神,指气海中的元神,亦称元气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‘...
0477

《老子》50_07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兕虎”为是也。下文两言“兕无所揣其角,虎无所措其爪”,亦先言“兕”而后言“虎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云:“匪兕匪虎,率彼旷野。”亦先言“兕”而后言“虎”。王...
04711
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4_陈柱

陈柱云:“‘大小多少’,疑当作‘為多於少’,其‘大小’二字,则下文‘為大於細’之讹捝。”
0476

《老子》80_02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‘民’作‘人’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疏云:“化归淳朴,故不烦苛。人怀其生,所以重死。敦本乐业,无所外求,各安其居,故不遠迁移也。”唐玄宗疏本“民”作“人”。
04713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奈何’,古本作‘如之何’。‘奈’,如也。‘乘’,去声。”
04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