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叶梦得《岩下放言上》曰:‘先事而戒谓之豫,后事而戒谓之猶。猶、豫本二兽名。古语因物取义,往往便以其物名之,后世沿习,但知其义,不知其物,遂妄為穿凿,未有不误者。’今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2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猶,玃属,从犬,酋声;一曰陇西谓犬子為猶。’段注:‘《曲礼》曰:使民决嫌疑,定猶豫。《正义》云:《说文》:猶,玃属;豫,象属。此二兽皆进退多疑,人多疑惑...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“猷”,同“猶”,《玉篇·犬部》:“猷,與猶同。”段玉裁《说文注》:“今字分猷谋字犬在右,语助字犬在左,经典绝无此例。”“猷”,原是一种“进退多疑”的野兽之名,引申為进退不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3_高亨
高亨云:“作‘兮’是也。马谓‘豫’、‘與’通用,是也。其本字当為‘趣’。《说文》:‘趣,安行也。’(又《说文》:‘礜,趋步也。譽,譽譽,马行徐而疾也。’‘趣’、‘’、‘鸒’音义相近...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1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四鄰合攻中央之主,猶然不知所趣向者也。上德之人,其端兆不可睹,意趣不可见,亦猶此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4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范與景福句中有‘兮’、‘其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强為之容’,言勉為状其仪态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“强”,“其丈反”,上古為群母阳部字,音【gǐan】,勉强之义。“為”(wéi),《广韵》谓“薳支切”,上古為匣纽歌部,音【xǐwa】,动词,作之义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作,為也。”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曰:與呵其若冬□□”,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损掩“涉水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曰:與呵亓若冬涉水”,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豫’,如字,本或作‘懊’。简文与此同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豫兮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豫兮若冬涉川’,古本七句皆有‘兮’字。‘豫’,象属。此形容善為士者,循理应物,审于始而不躁进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5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豫兮若冬涉川’,或云‘與兮’,或以下六句、三句无‘兮’字者,非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宋徽宗本、苏辙本、陈象古本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‘豫’,本又作‘與’,聚珍版弼注‘兮’作‘焉’。陆希声无‘兮’字。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作‘與予冬涉川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强’,其丈反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7_王昶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兮’字,下句同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惟不可識’,纂微‘惟’作‘唯’,后同。司马无‘可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无‘兮’字,林、苏‘豫’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夫惟不可测,故强為之容’,古本。惟其善能体道,故其心微妙而與物冥通,渊深而不可測也。··夫惟不可測,故强為善為士之形容,谓下文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9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豫’,《释文》:本或作‘懊’。‘焉’,景福本作‘兮’,景龙碑本、御注本、敦煌丙本无‘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古之至人,與道同体,故‘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’。既不可識,岂可拟其形容哉?特强為之容,以仿佛其气象如下文之所云尔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6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选·魏都赋》张载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夫唯不可識,故强為之颂。’··作‘颂’者,古字;作‘容’者,今字。···强為之容,犹云强為之状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7_陈柱
陈柱云:“‘頌’之籀文為‘額’,则‘容’亦古假借字,不必改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惟’字,范、彭、白、张嗣成、吴、磻溪、赵写同此,各本作‘唯’。‘彊’,各本并作‘强’。按:‘彊’借為‘勥’,《说文》曰:‘勥,迫也。’‘容’為籀文‘颂’之省,今通用‘...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9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容’借作‘颂’,谓颂仪也。”
《老子》15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前句,后句同此;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前句。帛书乙本同此两句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本、傅奕本等诸唐人本,宋徽宗本、司马光本、王安...
《老子》15_02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微妙玄通,深不可测’,古本。善為士者,谓善能体道之人也。惟其善能体道,故其心微妙而与物冥通,渊深而不可測也。今有若人,岂让于古?”
《老子》15_02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白‘玄’字作‘圓’,范‘識’作‘测’,各本及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、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、《闲居赋》注、《后汉书·党锢传》注引并同此(作‘微妙玄通,深不可識’)。《论语义...
《老子》15_02_校笺_04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选·魏都赋》张载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古之士,微妙元通,深不可識。’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