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3_范应元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4_严可均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5_罗振玉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6_马叙伦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高本汉二‘處’字并作‘居’。‘堅强處下’,彭、傅、赵同此石。盖即草木为喻,以明根干堅强處下,枝叶柔弱處上也。”水海按:彭耜上句作“故堅强居下”,朱谦之校误。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8_于省吾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9_王卡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本章节主旨是崇柔戒强。“强大”和“堅强”词义通,都属于“强”的范畴,不必拘泥也。帛书甲、乙本已作“强大”,正与河上公本、王弼本等本同,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强大”。 又,河上公...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1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木本强大,故處于下。枝条柔弱,共生于上。盖取其柔弱者處上,强梁者在下。总结上文木根本强大,則枝叶共生其上之义,欲明强梁之人,常在柔弱之下尔。”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2_范应元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3_吴澄
吴澄注云:“上文言兵强者,为人所勝,是處下也,不能如勝人者之處上。木强者,近根之干,是處下也,不得如小枝之處上。推此物理,则知人之德行,凡堅强者,矜己凌人,必蹶其贵高,而反處人下矣...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14_宋常星
《老子》76_音韵_01_江有诰
《老子》76_音韵_02_武内义雄
《老子》76_音韵_03_水海
《老子》76_音韵_04_本章韵读
《老子》76_今译
《老子》76_述评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语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□□,□□□者也”,“天下”之“下”为衍文,下文“故天之道”可证;前语损掩“之道”二字,后句损掩“猶張弓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前语同此,后句作...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2_陆德明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3_彭耜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4_范应元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5_焦竑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6_马叙伦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7_朱谦之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也”、“歟”(或“與”)、“乎”三字古通(见《经传释词》)。帛书本作“也”,感叹语气词,相当于今语“呀”。张弓,指上弓弦。《说文》:“張,施弓弦也。”又,此二语以張弓喻自...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09_严遵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10_吕吉甫
《老子》77_01_校笺_11_高亨
《老子》77_02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前句“归”,皆作“印”,《甲、乙本释文》校作“抑”,“抑”为后起字,俗字,古字为“归”(见后文)。严遵本“归”作“案”,谓“高者案之,下者舉之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