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32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5_王昶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5_王昶</p>-齐物书舍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誰’下‘之’字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6_张煦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6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‘知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7_罗运贤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7_罗运贤</p>-齐物书舍
罗运贤云:“《初学记》二十三引作‘吾不知誰氏之子’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磻溪、赵写‘誰’上有‘其’字。··按《说文》曰:‘像,似也。’此作‘象’,省。”
04010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9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9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:室町本‘誰’上有‘其’字,下有‘之’字。无‘之’字是也。《广雅·释言》:‘子,似也。’‘吾不知誰子’即吾不知誰似也,语意已足。此段意谓神耶地耶?此世所称生杀之主,而...
03913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0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0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‘吾’者,老子自谓。‘其’者,指道而言。《广雅·释言》:‘子,似也。’‘帝’谓上帝。吾不知其誰之似?象帝之先。二语自问自答。此言道不但为萬物之始,又为上帝之祖先。二...
0396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蒋锡昌之说是。朱谦之之说,非也。帛书甲、乙本皆有“之”字。“之”为句中所用语助(见《古书虚字集释》),“其誰之子也”,即“其子誰之也”,意谓它(指道)像似誰呢?老子说:“吾...
0278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2_许永璋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12_许永璋</p>-齐物书舍
许永璋云:“这就是‘道’的超形象、超感觉的最高存在。《老子》二十五章云:‘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’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:‘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,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見,自本自根...
0478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紛、麈、存、先韵(文部,先,思殷反)。邓廷桢与之同,邓云:“先,古音读若‘诜’。”
05213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2_姚鼐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2_姚鼐</p>-齐物书舍
姚鼐云:“‘道沖’为句,与‘宗’为韵。言道之体至沖也,而用之或有能不盈者乎?”水海按:“沖”【dǐwem】,春秋时为侵部字,“宗”【tsuem】亦为侵部字,故可相押。
03415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3_奚侗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3_奚侗</p>-齐物书舍
奚侗云:“盅、盈、宗为韵。东、庚之变,如二十四章以‘功’韵‘明’,《庄子·在宥篇》以‘虫’韵‘情’、‘成’、‘鸣’也。又,紛、塵、先为韵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‘先’与‘神’、‘存’...
04510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4_钱大昕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4_钱大昕</p>-齐物书舍
钱大昕云:“《说文》‘沖’读若‘动’。《尚书》‘予惟沖人’,《释文》‘直忠反’,古读‘直’如‘特’(古无舌上音),沖子犹动子也。”
04512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5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5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湛常存’,河上、王‘湛’下有‘兮’字,为《楚辞》最常见之助字,《老子》书已发其端。孔广森《诗声类》七曰:‘兮,《唐韵》在《十二齐》,古音未有确证。’然《泰誓》‘断断猗...
0385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6_古棣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6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宗’、‘存’、‘先’为韵,‘宗’入侵部,‘存’、‘先’入文部。侵部字【em】与文部【en】元音相同,故可押韵。这里说一说‘宗’字韵部归属问题。王力把先秦韵分成三十部,‘宗’...
0367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道沖,而用之有弗盈也。”用【Kǐwon】,余纽东部;盈【Aǐen】,余纽耕部;东部【on】和耕部【en】,主要元音相近,韵尾相同,故可旁转,东耕合韵,用、盈相押。此为句中韵。古棣则...
04515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8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8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用,东部;盈,耕部;东耕合韵。宗,侵部;紛,文部;侵文合韵;塵,真部;文真合韵。存、先,文部。
0457

《老子》04_今译

<p>《老子》04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道犹如器皿内的空间一样,虚空无形,然而它的作用却又是无穷无尽的。它渊深的样子,像似万物的宗祖。钝锉它的锋芒,消除它的怡喜之态,蕴和它的光耀,使它混同于尘迹之中。它幽隐不显现的样子,...
0389

《老子》04_述评

<p>《老子》04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这一章节是继“道可道也”章节之后对“道”的又一种写状。 老子告诉我们,“道”是一种盅虚无形的东西;当然这种盅虚无形的东西,并不是一无所有的,“它蕴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”。因此,它的作...
03611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本。想尔本“芻狗”作“董苟”,《干禄字书》谓“萋”同“芻”,实同魏《涼州刺史元维墓志》的“董(蒭)”字;“苟”则为“狗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见纽...
0456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以萬物為芻狗’,芻,楚俱反;‘狗’,古口反。”
0398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仁者爱之理。谓天地生育,其仁大矣。而不言仁,其于萬物,譬如结芻為狗,以祭祀。···《音辩》云:‘芻狗,束草為狗也。’”
0525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4_张煦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4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赵‘芻’作‘爹’。”
0268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5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5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猫’,别体字。”
02314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6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6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广明二本作‘’,敦煌本作‘爹’,均‘芻’之别构。”
0477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7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7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‘芻狗’,经幢、易州作‘茎猫’,《治要》引‘芻’作‘蒭’,唐写本始此‘芻’作‘蒭’,下同。”
03815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8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8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《释文》、《群书治要》及遂州本‘芻’作‘蒭’。李文仲《字鉴》曰‘芻,《说文》:刈草也,象包束草之形。从二屮,即草字也。俗又加草,非。’《吕氏春秋·贵公篇》高诱注引《老子...
03011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作“芻(chú)狗”。“芻(简作刍)”作“蒭”,作“”,作“茤”,皆别写体也。“狗”,作“猫”,亦为别写体;作“苟”,则又為“猫”之省也。芻狗,是民间一种用草扎成的...
04213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聲人不仁,以百省□□狗”,“聖”假作“聲(简作声)”(上古二字皆为书纽耕部),“姓”借作“省”(上古二字皆为心纽耕部),“為芻”二字损掩;帛书乙本作“聊人不仁,...
0488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2_河上公

<p>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2_河上公</p>-齐物书舍
河上公注云:“聖人爱养万民,不以仁恩,法天地任自然。聖人视百姓如芻草狗蓄,不责望其礼意。”
03013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3_王弼

<p>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3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聖人与天地合其德,以百姓比芻狗也。”
0329